下载手机汽配人

断路器的发展史,字数越多越好

提问者:网友 2018-08-03
最佳回答
世界上最早的断路器出现于1885年,它是一种刀开关和过电流脱扣器的组合。 1905年,具有自由脱扣装置的空气断路器诞生了。 1930年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弧原理的发现和各种灭弧装置的发明,逐渐形成了目前的机构。 50年代末,电子元件的兴起,就产生了电子脱扣器 20世纪末,由于小型化电脑的发展和普及,又有智能型断路器的问世。 中国万能式断路器的发展 第一代是二十世纪50年代的仿苏联A15、A2050的DW1、DW2和改进后的DW0型(额定电压AC380V、额定电流200~1500A) 第二代是1958年自行设计的在DW0基础上更新的DW10系列(同时代的还有DW5系列),其额定电压为AC380V,DC440V,额定电流200~4000A; 第三代是年代末开发、80年代投放市场的DW15和DWX15(限流型),其额定电压有AC380V、660V、1140V,额定电流200~4000A;80年代初、中期,我国相继从日本和德国引进AH和ME型的万能式断路器 第四代是90年代中研制成功并投产的DW45型智能型万能式断路器。 塑料外壳式断路器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我国首次研制投产的是仿苏(A3100)的DZ1系列塑壳式断路器(40年代中期水平); 60年代末期,针对DZ1体积过大,短路分断能力偏小等缺陷,行业集中了几个主要厂家,对它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进,形成了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代产品DZ10系列; 80年代初又开发了第二代的DZ20系列产品;与此同时,上海华通开关厂、嘉兴电气控制设备厂分别从美国西屋(Westinghouse)电气公司和日本寺崎电气公司引进具有80年代初水平的技术,生产了H系列和TO、TG、TL等系列; 进入90年代,又推出了CM1系列(常熟开关厂)、TM30系列(天津低压电器公司)、JXM2系列(嘉兴电气控制设备厂)、HSM1系列(杭州之江开关厂)、S系列(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杭州之江开关厂、上海华通开关厂等组成的OTT集团) 六七十年代,小规格电流的塑壳断路器有DZ5-10、DZ5-20、DZ5-25、DZ5-50、DZ15-40、DZ15-63等,它们的短路分断能力在1~5kA 塑料外壳式断路器(MCCB电动机保护型) 六七十年代我国自行设计、开发的DZ5-20(短路分断能力380V,1.5kA)、DZ15-40、DZ15-63(短路分断能力380V,3kA) 80年代引进国外技术制造的M
回答者:网友
产品精选
搜索问答
还没有汽配人账号?立即注册

我要提问

汽配限时折扣

本页是网友提供的关于“断路器的发展史,字数越多越好”的解答,仅供您参考,汽配人网不保证该解答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