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手机汽配人

货运市场用车需求萎缩 高压共轨重卡降价

作者: 汽配人网 发表于: 2008-12-31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正在日益显现。市场需求萎缩,生产企业开工不足,对诸如煤炭、铁粉、砂石料等大宗原材料货物的需求明显下降,直接导致货物运输量下滑。大量运输车辆停驶,使那些原本打算购车跑运输赚钱的用户产生观望心理。他们捂紧口袋,看紧荷包,准备在最有利的时机出手。  

  与国Ⅱ排放标准的重卡相比,EGR重卡价格增加了1万多元,高压共轨重卡则高出2.5万元以上。EGR重卡凭借低价格,具有明显竞争优势。中国重汽等配装EGR发动机的重卡企业迅速扩大国Ⅲ重卡市场份额。而采用高压共轨发动机的重卡企业迫于EGR低价格竞争,销量大幅下滑,处境困难。用户反映,高压共轨重卡好是好,就是价格高。如能拉近与EGR重卡的差距,他们还是愿意考虑选择高压共轨重卡。 

  为消除用户观望心理,促使犹豫不决的车主下决心购车,配装电控高压共轨发动机的卡车生产企业纷纷调低产品价格,希望以此促销手段吸引车主购车。 

  高压共轨重卡大幅降价优势显现 

  高压共轨重卡最近大幅降价。潍柴首先宣布高压共轨发动机降价1.6万元,扭转了市场上高压共轨与EGR重卡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局面,高压共轨与EGR重卡价格相差不大,个别车型价格更是相当接近,甚至逼近国Ⅱ车水平。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重卡企业产销不畅,在潍柴宣布发动机降价的同时,一些重卡企业也在降价,高压共轨重卡出现发动机与整车价格双降价的局面。 

  潍柴动力客户服务中心总经理王长亮告诉记者:“受国Ⅲ排放标准实施和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重卡市场销量下滑幅度很大。目前,生产EGR和高压共轨重卡的企业都在积极搞活动促销,高压共轨重卡降价力度比较大,仅比国Ⅱ重卡多4000元左右,基本不赚钱,这是无奈之举。一台高压共轨发动机降价1万多元,明显是亏本卖,谁也不愿意,但不能眼睁睁把市场丢了。” 

  陕汽销售公司市场部经理刘科强对记者说:“我们对国Ⅲ重卡的产品推广已近半年时间,用户对国Ⅲ车的认知越来越深刻,他们认为高压共轨重卡性能稳定,售后服务有保障。” 

  刘科强说:“现在高压共轨重卡降价是暂时的,希望更多用户能了解它的优越性。我们对市场还是非常有信心的,用户也会理性地根据市场状况选择性价比高的重卡。”他说,降价后,EGR产品低价格优势不再,高压共轨产品优势开始显现。一是产品技术先进,结构合理;二是达到国Ⅲ排放标准的稳定性强;三是高压共轨重卡采用电控方式,实现排放标准升级更容易。 

  据刘科强介绍,陕汽今年9月推出第二代国Ⅲ重卡,就是在高压共轨基础上安装了多状态省油开关。车上的电脑芯片根据载重量不同控制节油状态,可直接节油1.6%,该功能受到用户广泛欢迎。 
  如何选择市场用户说了算 

  锡柴、潍柴、玉柴都已经做好推出EGR发动机的准备,会根据市场情况确定营销策略。王长亮认为,EGR重卡与高压共轨重卡仍需时间和市场的检验,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用户对国Ⅲ产品的认知越来越明晰,看清楚哪类产品性价比更高,哪类产品是真正环保。二是企业与用户仍然追捧EGR产品,这将导致更多卡车企业生产EGR重卡,造成资源浪费。他告诉记者:“市场用户会辨别出哪类产品更适合。关注重卡运营成本,环保意识强的运输企业会选择高压共轨重卡,而仅看中低价格的车主可能会继续选择EGR产品。” 

  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相关人士认为,EGR为打破国外企业对高压共轨产品的高价格立了一功,改变了国外零部件企业技术垄断的格局。符合国家排放标准要求的产品就是好产品。在零部件方面,我们长期受制于发达国家零部件供应商,被攫取了高额利润。在此次排放升级过程中,中国重汽推出EGR产品,迫使外商降价,维护了消费者的利益。至于未来重卡市场会如何发展,还需要市场的检验和消费者的选择。 

  另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中国市场需要多元化产品,这不是简单的技术路线之争,只要能达到国Ⅲ标准,我们都应欢迎。只有形成多元化的产品竞争格局,才能打破单一品种的垄断,真正有利于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我们要鼓励国内企业研发EGR产品,凭借自身优势迫使高压共轨核心技术降价,有利于国内卡车企业和消费者。下一步,EGR重卡和高压共轨重卡该如何发展,将会出现怎样的博弈格局,我们将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