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手机汽配人

通用(中国)寻找第二伙伴 目标直指商用车领域

作者: 汽配人网 发表于: 2005-12-11
  在众多外资汽车巨头左顾右盼,考虑如何才能充分利用政策限定的两个合资名额时,通用(中国)却在乘用车领域,始终恪守着与上汽集团的“一夫一妻”制生活。 

  然而不知道是出于哪种诱惑,最近有消息传出,通用正准备在国内寻找第二家合作伙伴,而它此次指向的目标则是商用车领域。  

  开辟第二战场 

  “通用要在中国寻找第二个合作伙伴。”一位业内人士在闲聊中无意透出的消息让人意外。在记者的追问下,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这次通用(中国)瞄准的市场靶心是商用车领域。 

  “其实早在一年前,通用汽车就已经开始研究中国的商用车市场。”据另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前不久,专门为通用(中国)提供决策信息的通用(中国)业务发展与规划部人士还曾就发展商用车一事与国内多家商用车生产商接触。 

  据了解,前一段时间,通用(中国)曾出资赞助,由商务部农用运输车发展研究中心承办,对国内的农用车市场进行调研,而结果令他们十分振奋。 

  2004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道路交通法》将农用车纳入“低速载货车”的范畴,而同年6月1日颁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规定,所有汽车生产企业必须获得国家发改委的生产目录方可生产。两项法规迫使原有农用车生产企业面临着重新申请生产资质的问题。而从安全、环保以及燃油经济性等角度考虑,国家有意用轻卡或微卡生产企业替代原有的农用车生产企业。 

  “国内农用车保有量约有3000万辆,随着燃油排放标准限制法规的实施,这些车将面临着升级换代。此外,在现有农用车市场,每年机动三轮车的销量达到300万辆,四轮车年产销量也在60万辆以上。加上原有的轻卡市场,今后的轻型商用车市场发展潜力远大于乘用车。”相关人士分析。 

  虽然通用本身并无现成轻型商用车的产品和技术,但借鉴通用在中国的另一家企业——上汽通用柳州五菱的投资过程,或许能看出其在轻型商用车领域的发展思路。 

  2002年,通用与上汽集团合作,以约3000万美元的代价,通过资本注入获得广西柳州五菱34%的股份。经过3年发展,五菱微车的产销量翻了一番。上汽通用五菱一举成为国内第二大微车生产企业。 

  寻觅第二伙伴 

  然而,与上汽通用柳州五菱发展方式有所不同的是,此次通用进军商用车领域将不再借助上汽的平台,而是单独与国内某家具有一定规模的商用车生产企业合作。 

  “柳州五菱由于受地理位置所限,发展潜力不足,而轻型商用车对于上汽而言也是空白。现在北汽福田、江淮汽车以及东风已经在这个领域形成三足鼎立之势。通用欲快速切入,最好的方法是在华东区域或华北区域另外寻找具有领先优势的合作伙伴。”一位消息人士透露,通用已经就此事与江淮汽车集团以及南汽集团进行了密切接触。 

  目前,国内第一大轻卡厂商北汽福田已经明确与戴-克集团紧密合作,留给通用的机会不多。而对于江淮汽车而言,现代汽车为投奔广汽集团,刚刚解除与之签署的商用车领域合作意向书。通用或可乘虚而入。 

  在轻型商用车领域位居第二的江淮集团,目前正积极准备在“工程机械车”领域发力。江淮今年在北汽福田的“根据地”北京怀柔成立了一家“工程机械车事业部”,以发展取代农用车的轻卡车型,并已经推出一款微卡车型。有消息人士指出,原本靠农用车起家的北汽福田,其轻卡业务约80%的销量来源于“工程机械车”。如果江淮与通用联手,可能在规模上取得后发优势。 

记者就此事分别与通用和江淮集团联系,但双方公关部人士均表示不知情。而据消息人士透露,如果合作谈判进展顺利,明年年初将有相关消息公布。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指出,通用此次进军商用车领域,将复制“上汽通用五菱模式”:通过资本投入获取一定的股比,借此享受中国汽车市场快速成长成果。“通用中国已经将柳州五菱的产销量纳入其销售报表,不排除它在商用车领域如此操作。” 

虽然,最近国际市场上有关通用的坏消息不断传来,通用汽车准备关闭包括俄克拉荷马城在内的12家工厂,同时欲出售旗下汽车金融服务子公司GMAC 200亿美元的资产。但在北美市场面临困境的同时,通用似乎将关注点更多地放在了未来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中国,以期达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