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手机汽配人

以配件加工为主造车圈组装烟台汽车航母

作者: 汽配人网 发表于: 2005-08-17
    环绕热火朝天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环绕马达轰鸣的上海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西有蓬莱、南有福山、东有芝罘、莱山……一个以零部件加工为主导的“造车圈”正在做大做强。

  芝罘区———20分钟,“门对门”供货

  位于芝罘区只楚

街道办事处的APEC芝罘科技工业园,距离开发区的上海通用东岳公司只有20分钟车程,早在去年10月,也就是通用东岳投产6个月之际,世界著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延锋伟世通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烟台分公司就在这里落户投产。为了抢时间,延锋不建厂房,而是租赁了当地一家公司6000多平方米的厂房投入生产经营。

  “企业搬迁花了1000多万元。”身穿蓝色工作服、像技术员一样精干的徐跃生总经理说,这是一次“战略搬迁”,尽管搬迁很费钱,但是如果不搬迁,等到东岳发展到30万辆时,再到烟台来,市场就很小了。现在,企业每天生产300套门板和仪表板,每隔50分钟,就会接到东岳发来的传真,上面注明需要发送多少货。车间生产线上的门板和仪表板只要凑够14个、装满一个工位车,20分钟就可以运到开发区的通用东岳车间。

  芝罘区李副区长说,他上次来的时候突然发现生产线停了,职工被通知“休息15分钟”,一问才知道,原来上海通用东岳那边的生产线也停了15分钟休息,“这里和那边就如同一个厂的两个车间,一起协调作息时间”。徐跃生算了一笔账:“上海距离烟台900公里,每天运费就达7万元,而在烟台加工,运费只需要3000多元。”

  福山区———另一个“延锋”引出的话题

  毗邻开发区的福山区利用靠近东岳汽车的地缘优势,自觉当好配角,实现小零件大产业。

  今年5月,在福山区又有一个“延锋”———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投产,它是上汽集团与世界500强企业美国伟世通合资的著名品牌零部件供应商。在车间里,记者看到,厂内装卸车的号牌都是“沪A”,刚搬家而来的痕迹十分明显。仅6月73名职工就干了1600多万元的活儿。

  去年深秋,延锋江森提出要在短短5个月的时间里把企业建成。尽管有两个月的隆冬不利于施工,但是福山区急企业所急,向江森座椅公司承诺:5个月的时间里拿下这项工程。他们选择最好的施工单位,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让江森座椅大吃一惊。

  江森座椅只是一个例证,早在2002年,福山区就看准了东岳汽车落户烟台后将给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带来的机遇,抢先一步在上海设立了办事处,和上汽集团、上海通用的配套企业保持了密切的联系。为通用东岳配套的第一家国内零部件企业和第一家海外零部件企业都落户在福山区,足见福山人的先发优势。目前福山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已经超过30家,产出规模50多亿元。

  蓬莱市———引来“重卡”盘活“改装”

  上个世纪70年代,全国农用车的老祖宗“三轮柴油车”和全国第一辆重型柴油卡车均诞生在当时蓬莱的山东汽车改装厂。今天的蓬莱抓住这一产业优势,积极筹划、巧妙运作,终于让引进德国奔驰技术的“重卡”巨头———北方奔驰重型汽车有限公司从内蒙古包头进驻蓬莱。

  蓬莱不是一味为轿车配套,而是为重卡配套,同样是在打造“汽车航母”。作为汽车零部件生产后起之秀的蓬莱万寿机械有限公司2003年销售收入超过3个亿,最近又成功推出一种钢管冷成形整体无缝式专利车桥,从根本上克服了“钢板两半壳”有缝焊接的弊病,解决了国内外大量使用的冲焊桥变形造成的轮胎早期磨损严重的难题,使轮胎使用寿命提高了20%-30%,经过襄樊台架试验,达到200多万次几乎无损耗的世界水平。

  面对汽车零部件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的现状,如今零部件企业已经认识到,在技术创新的同时,降低成本是一个长盛不衰的法宝。“万寿”一年要将数万吨的无缝钢管运到上海深加工,耗资1000万元,为了降低成本,“万寿”已经决定在蓬莱当地建一个钢管厂,初步统计,仅运费一年就能节省600万元。

  莱山区———两天,创下“落户纪录”

  投资1500万美元生产世界级车桥的德国塞夫.爱科车桥项目从开始运作到项目最终敲定,前后仅用两天时间,创造了莱山区引进外资项目时间最短的纪录。时间短、项目好、质量高,这是专业招商的成果。

  面对汽车及零部件项目多在韩、日以及欧洲国家的现实,莱山区加强了专业招商队伍的建设,目前招商局、大项目办公室、园区管委等部门汇集了一批具有博士、MBA等高层次并熟练掌握外语、了解汽车行业知识的专门人才,有的精通三门外语;同时充分发挥专业招商人才作用,使他们成为出国招商、项目洽谈、后续服务等方面的骨干。

  与芝罘区和福山区有两家“延锋”相似,北方奔驰的重卡选择了蓬莱市,而客车则落户在莱山区。与轿车不同,一辆4米高的北方奔驰客车看上去像一列火车车厢,不同档次的价格少则四五十万,多则一百多万,产品附加值高、产业拉动力强。

  对于现在35%的配件在省内采购的现状,北方奔驰客车烟台有限公司希望缩小采购半径,65%以上在省内采购或胶东半岛以内采购。

  开发区———“汽车航母”引来千军万马

  浙沪归来,上海金桥的通用公司柔性化生产线历历在目,在烟台开发区的上海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我们又见证了同样熟悉、同样红火的生产场面。通用东岳公司总经理助理、生产技术支持部长张恩承说:“东岳2003年4月量产以来,当年有38009辆赛欧车驶出。如今东岳已经实现了上海通用陈虹总经理提出的五个要求———柔性化、敏捷化、模块化、精益化、高质量。”

  在通用东岳的生产线上,当天的生产计划是每小时16辆赛欧下线。订单多的时候,公司以每月8000辆的产能提速生产,全年产量可达8万辆、产值突破50亿元。按国际通行算法,轿车整车与零部件的产值比为1:3,为东岳汽车配套的零部件产值将达150亿元!

  生产计划是受市场需求驱动的。据通用东岳总经理办公室的公关协调专员宋冬雪介绍,目前东岳具备冲压、车身、油漆、总装四大工艺的生产功能,与发动机公司仅一墙之隔,生产能力为两班10万辆,同时预留发展到30万辆轿车的能力。

  所见所闻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上海通用东岳这艘“汽车航母”已经驶进“市场海洋”。目前,在距东岳汽车的最佳配套半径内,开发区已经启动了11个零部件企业和上汽集团工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