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手机汽配人

大吨位轻卡渐成气候

作者: 汽配人网 发表于: 2007-06-05
  大吨位轻卡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已逐渐成为轻卡市场上增长最为迅猛的细分产品。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公布的今年一季度卡车市场产销数据显示,在我国轻卡行业累计销售267175辆,同比增长8.13%的态势下,总质量在4.5吨(不含)~6吨之间的大吨位轻卡销量猛增,成为轻卡市场又一销售主力。 
    
  大吨位轻卡从诞生之初的饱受争议,到如今被市场广泛接受,经历了较为曲折的发展历程。如今,随着城市物流的快速发展,载重量更高的大轻卡越来越显现出其多方面适应市场需求的特性,从而得到了消费者更多的关注与青睐。 

  大轻卡销量急速增长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今年一季度,总质量在4.5吨(不含)~6吨之间的大轻卡销售同比增幅达53.78%,成为轻卡行业增幅最快的细分市场。进入4月,大轻卡销售火爆的态势持续发展,其销量同比增长101.14%,销售了15508辆。 
    
  相比之下,已占据轻卡市场销售主力位置多年的1.8吨(不含)~3.5吨级轻卡产品的销售却呈现出颓势,今年一季度的销售增幅仅为2.91%。4月份,这一吨位轻卡的销量同比增幅达到27.38%,依旧比不上大轻卡的高速增长。 

  大轻卡曾饱受争议 
    
  “尽管大吨位轻卡的销量是在低基数下的高增长,但是连续的增长已经让我们看到了这个细分市场的潜力。”福田市场部人士对大吨位轻卡的市场前景非常看好。但在几年前大吨位轻卡诞生之初,业内对于大吨位轻卡是否有生命力还有过长时间的争议。 
    
  大吨位轻卡是在国家治理超载超限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在治超力度不断加大,治超政策向计重收费转变的当时,市场出现了在不违反治超政策的前提下,“载重量越大越好”的用车需求,大吨位轻卡由此应运而生。实际上,大吨位轻卡是轻卡生产厂家打政策“擦边球”的产物。 
    
  据福田这位人士介绍,在当时,外界对于大吨位轻卡的争议,主要集中在成本高、支出与收益不成正比的问题上。大吨位轻卡处于普通轻卡与中卡之间的市场段。与普通轻卡相比,由于自重大,大吨位轻卡的油耗成本较高。尽管载重量稍大,但长期使用下来,大吨位轻卡并不能比普通轻卡多赚多少钱。与中卡相比,大吨位轻卡的载重量还有一定差距,价格却没便宜多少。两相综合,很多人认为,论经济,大吨位轻卡不如普通轻卡;论载重,大吨位轻卡又不如中卡。在这个思想主导下,大吨位轻卡在上市之初并没有受到市场多少追捧。 

  大轻卡对市场需求的适应性 

  逐步显现 
    
  城市物流业的蓬勃发展给了大吨位轻卡市场强劲反弹的机会。“从目前轻卡市场的发展趋势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轻卡消费已经开始从低档经济型向高档车型转变。”江淮一位人士告诉记者,大吨位轻卡无疑是这一转变的受益者。 
    
  据介绍,目前用户对于轻卡的需求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高速重载;二是适合城际长途运输;三是动力强劲;四是外形美观、乘坐舒适。这四大需求要素在大吨位轻卡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据了解,除了载重量大,动力强劲这两个显而易见的特性外,目前市场上的大吨位轻卡在设计上已经向轿车靠拢。很多舒适性配置在大吨位轻卡上的应用,让大轻卡的舒适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与普通轻卡相比,大吨位轻卡更耐用、更适合较长距离运输,这对于现代物流非常重要。 
    
  另外,由于运输管理费用较高,中卡在很多二、三级市场上的份额也逐渐被配置高且更省油的大吨位轻卡所代替。市场需求使大吨位轻卡渐成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