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手机汽配人

互联网思维 推动汽车创新的新动力

作者: 汽配人网 发表于: 2015-09-22
  今年的泰达论坛以“互联网思维创新汽车业”为主题,聚集汽车和互联网行业专家,论道互联网背景下整个汽车产业链的创新,激荡起一场给人启迪的头脑风暴。
  


  作为这场头脑风暴的主持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建伟在开场白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与汽车业的融合,互联网对汽车业的影响越来越深刻。在此背景下,汽车产业需要运用互联网思维,重新审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在产品的设计研发、供应体系、销售模式以及汽车使用各个环节进行创新,培育新的竞争优势。
  
  “互联网”构建行业新生态
  
  目前,全球汽车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互联网造车的兴起、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推广、电商平台对传统4S店的冲击以及汽车资源的共享越来越多地被关注,汽车行业也由此呈现出许多新变化。
  
  对于这些新变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张永伟认为,互联网与汽车融合后,汽车不再是传统的产业范畴,互联网也将变成另一种产业范畴,不能再按照传统的产业划分来加以定义。融合必然打破原有的产业边界,造成业态模糊的现象。
  
  张永伟用“业态丛林”来形容这种融合创新的状态,认为这是一种颠覆性、根本性的源头创新。在他看来,“互联网汽车”就像一个生长着各种植物的丛林,不同植物的形态和生命周期都不一样,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不能过早地给某一种业态下定义,也不应过早地去否定一种创新。
  
  罗兰贝格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合伙人张君毅进一步指出,这是一个新的生态圈,互联网对汽车的变革将渗透整个价值链的所有环节,为企业间的竞合和行业发展带来很多机会。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荣辉表示,互联网改变了新一代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这种改变对汽车销量的影响有多大目前还难以判断,但一定会成为影响销量非常重要的因素。“时代可能要变了,我们要做好整个汽车销量降下来的准备。”他说。“对于互联网的影响,汽车行业应注意四个方面问题,即速度、个性、互动和服务。”宝马中国数据服务及商业模式副总裁郑昭东指出,产品开发速度、对用户的深刻了解、与用户的紧密互动以及整个产品使用过程中的服务,都是互联网的优势,传统车厂要通过对比双方的特质来更好地自我提升。
  
  作为国内垂直汽车电商平台的代表,汽车之家首席执行官秦致认为,目前在整个汽车产业链的每个环节,互联网都或多或少地有渗透,但对研发制造环节的影响还比较小,更多的体现在营销环节。
  
  秦致认为,互联网有三样东西会改变人类的生活,其一是消费场景,其二是技术进步,其三是用户数据行为分析以及云计算。“我所认为的‘互联网汽车’,是指由于技术进步,互联网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以及消费场景的变化对整个汽车产业产生影响。”他进而表示,最近两三年仍将处于“汽车互联网”阶段,汽车业以互联网为工具,对原有产业链的各环节进行效率提升。
  
  新浪汽车总编辑刘晓科从门户网站的角度,解读了互联网思维对汽车业的影响。他认为,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是以用户为中心,从用户需求出发,围绕用户对商业模式作出判断和改变,这与工业时代的思维是不同的。对于时下的互联网公司造车热,他认为,互联网公司的优势在于能够紧紧围绕用户这个中心,突破管理、成本等各种限制,及时、准确地满足各种用户需求。“与其说是互联网企业把手伸到了传统制造业的盘子里,不如说是在客户和时代环境变化的背景下,主机厂必然要作出新的选择。”上汽通用汽车互联事业部新业务开发与营销副总监、上海安吉星规划发展总监任洪艳表示,现在80后、90后车主占比越来越高,他们的消费观念和70后、60后大不一样,喜欢提前消费、透支消费,也极为注重个性化。同时,整个出行模式也在发生变化。将来,一部分人不会买车,而是采用租车、共享的方式用车。
  
  任洪艳认为,客户的变化需要用车联网的纽带串联起来,而这正是车企的机会。“从车联网的角度,汽车联网后有两大好处,一是能采集到更多的实时数据,二是成为服务推送的渠道。有了互联网的数据,主机厂才能提供更多精准化营销以及个性化服务,这将促进我们更好地进化。”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