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手机汽配人

今年重卡市场价格竞争更加惨烈

作者: 汽配人网 发表于: 2007-01-27
  刚刚跨入2007年,重卡市场就扬起硝烟。从记者汇集到的信息看,各企业对2007年重卡市场普遍充满期待,现正摩拳擦掌,力争在“猪年”获得一个好收成。      

  僧多粥少争食难免 
  
  重卡企业对今年市场看好有两大理由。一是预期北京奥运会的前一年,经济环境会更好,经济的增长必将拉动对车辆的需求。二是计重收费对超载运输的规范作用,会促进重卡销量的增长。于是,各企业几乎无一例外设定了较高的销量指标。如一汽解放计划在2006年基础上产销增长2.5万辆,中国重汽和陕西重汽分别计划增长2万辆和1.7万辆,北方奔驰计划增长1万辆,东风、华菱、江淮及上海汇众也都较大幅度提高了销量指标。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主要重卡企业今年中、重卡计划的销量将超过53万辆。而业内人士预测,今年中、重卡市场的需求量将在48万辆左右,低于各企业计划销量的总和。粥少僧多,各企业之间展开一场激烈的搏杀将不可避免。 

  主力产品竞逐2007年 

  经过去年的磨砺,今年我国骨干重卡企业的主力产品到了刺刀见红的时候。如一汽解放J5平台的奥威、大威、悍威、骏威等产品投放市场后,经过不断完善得到用户认可,今年将全面“发威”。从中卡、中重卡直到重卡,宽广的产品覆盖面会给竞争对手带来不小压力。   

  东风商用车公司的战略型产品天龙,作为东风问鼎15吨以上重卡市场的急先锋,自去年5月上市后,在公路及工程两大市场的表现都达到了预期目标。今年,东风天龙必将以实际销量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陕西重汽新德龙F2000、奥龙以及去年底刚下线的德御,在不同产品档次和价位上各把关口,力争进一步缩短与中国重汽的距离。而中国重汽则以豪泺8为主力,辅以斯太尔王、黄河王子以及商用车公司的豪运等产品,挟2006年国内外两大市场开花之威,捍卫自己15吨以上重卡市场头把交椅的地位。 

  福田欧曼的ETX和华菱的欧款重卡,去年秋季分别在德国亮相,今年这两家企业都将充分利用良好的产品形象进一步扩大细分市场销量,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 

  上面提到的这些重卡产品,全是相关企业针对用户及市场特点精心打造的主力产品,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及竞争力。这些产品在市场上针锋相对地“照面”,必将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价格竞争将更加惨烈 

  价格竞争虽然是市场竞争中的浅层次手段,但在现阶段的中国重卡市场,仍然是屡试不爽的竞争利器。 
    
  首先看中国重汽。自2005年底宣布重卡平均降价1万元之后,2006年底再次祭出降价法宝,在原有产品价格基础上再降数千元到1万元不等。毫无疑问,2005年的降价举措使中国重汽在2006年尝到了甜头,于是2007年还是“照方抓药”。中国重汽总经理蔡东说,该企业的产品降价是“有效降低成本的结果”。分析人士认为,成本降低的条件来自两方面,一是持续扩大的产销量使中国重汽具有了越来越大的采购话语权。二是自产发动机省去了一块不小的采购成本。谁能否认,中国重汽的高增长与降价无关?  

  再看陕汽,自从与潍柴结成具有资产纽带关系的战略同盟之后,顺理成章成为潍柴发动机最优惠的采购者。再加上新基地突破了产能瓶颈,产销量大幅增长。生产成本的降低,增加了陕西重汽运用价格杠杆与对手周旋的砝码。尽管降价是通过比较隐蔽的方式如向经销商让利来间接实现的,但同样取得了预期效果。 

  此外,福田欧曼延长用户保修里程的举措,虽然不是明码标价的降价,但也与陕汽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有限的市场内,通过价格竞争提高自己的市场份额,也就意味着要压缩别人的份额。今年重卡市场围绕价格的竞争将更加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