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手机汽配人

回首08零部件业且看8位汽车零部件企业老总

作者: 汽配人网 发表于: 2009-01-05
  回顾2008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谁留下了浓重一笔?谁又赚足了业界眼球?在此选取了8位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领军人物。 

  他们的勇气、冒险、得意和失落构成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业纷繁而丰富的图景,他们是行进中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业的参与者,也是崛起中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业的见证者,他们构成了2008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业的表情。  

  博格华纳中国区总裁谈跃生——新官上任多把火 

  对于博格华纳中国区总裁谈跃生来说,2008年绝对是收获颇丰的一年。尽管全球金融危机对博格华纳的北美、欧洲销售有所影响,但其亚洲业务特别是中国业务保持强劲增长。 

  今年10月,博格华纳中国技术中心在上海奠基。这家全球最大的发动机和动力传动系统供应商再一次吹响了全面进军中国市场的号角。更重要的是,它的建立,充分表明博格华纳战略重心的转移。对于博格华纳来说,中国技术中心将为加速发展的业务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这还仅仅是组合拳中的一部分。年末,博格华纳双离合器传动系统有限公司成立。按照约定,这家由发改委牵头,国内12家汽车厂商合作成立的中发联投资有限公司与博格华纳(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立的企业,将于2011年生产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关键部件。至此,历时近10个月的大DCT项目落地,中外双方各占34%和66%的股份。用谈跃生的话讲,“战略布局对整个战役的胜负具有决定意义,这是我们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一步。” 

  前玉柴董事长、现任江苏扬动股份董事长王建明——遭遇滑铁卢 

  2008年11月10日,现任江苏扬动股份董事长王建明被姜堰市纪委控制,限制其与外界联系,目前正在接受有关调查。王建明事发之地,正是他于2006年从亲手创立的国内动力龙头企业广西玉柴集团出来后,在暮年之际二度创业的姜堰市。 

  提到王建明,不能不提到玉柴,曾任玉柴股份公司董事长兼CEO的王建明一手缔造了“玉柴神话”——将一个地处偏僻的地方小厂,打造成中国最大内燃机生产基地,并成为第二家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国内地企业,由此赢得“动力之王”的称号。但是,“动力之王”不仅未能在扬动再造辉煌,反而让这家被当地政府寄予厚望的公司陷入停产窘境,公司负债比其接手时猛增三倍,以致公司员工堵路讨薪,惊动四方。 

  王建明曾经用自己的头脑和手腕,树立了一个光荣、可供模仿的标杆形象,但令人未曾料到的是,这位曾经缔造“玉柴神话”的人物,却在姜堰市遭遇滑铁卢,这未免令人扼腕叹息。对王建明而言,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如果有问题,终究逃避不了法律的制裁。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谭旭光——投入新角色面临新挑战 

  谈到即将过去的2008年,谭旭光的脸上不会没有笑容。 

  在此前召开的潍柴2008商务大会上,谭旭光高调宣布,这一年潍柴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出口创汇8亿美元,连续5年入选中国企业500强,排名逐年提升,已成为行业内发展最快、运行最好的企业之一。同时,谭旭光还透露,到2012年,潍柴力争销售收入再翻一番,突破1000亿元,进入世界500强行列。 

  谭旭光的雄心远不止于此,因为2008年的他,已经肩负了一些不同寻常的新使命。在年中于北京召开的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第四届代表大会暨四届一次理事会换届选举中,谭旭光当选为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新一任理事长。尽管有人认为,企业老总担任行业协会负责人只不过是“挂挂名”,但还是有更多人期待,这位以机敏睿智、坚决果敢、铁腕作风著称的内燃机界风云人物,能为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注入新的活力,带领协会更好服务于行业。 

  谭旭光能否在两个角色中游刃有余,让我们拭目以待。 

  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兼党委书记鲁冠球——标杆企业家 

  “事情不是靠讲出来的,是干出来的。所以要有目标,沉住气,悄悄干。天上不会掉馅饼,一切都是干出来的。”这是鲁冠球常说的一句话。追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人们绝对不会忘记一个人,那就是现任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兼党委书记鲁冠球。这个略有些秃顶,操一口浓重萧山口音的中国农民,同时也是中国最成功的乡镇企业家,以7个工人、4000元本钱起家,最终缔造了万向集团,并已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鲁冠球是本土成长起来的中国企业家的代表,他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也没有系统的管理经验,完全依赖近半个世纪的波折之路,修炼出极有价值的商业哲学体系。这位当年的修理匠,通过并购掌控19家海外公司,继续巩固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世界一流企业地位,同时还进入农业、矿产、新能源、金融等10大产业,2007年营业收入超过400亿元。 

  在2008胡润百富榜上,鲁冠球家族已经位列第14名,财富185亿元。而其2007年的排名为第62位。 

  中发联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张仁琪——直面质疑 

  一场大DCT项目运作惊动业内外。 

  面对博格华纳66%的控股权,业内人士对中发联能否为国内汽车企业带来DCT技术产生了质疑。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博格华纳以66%的股份有着合资公司的绝对话语权,博格华纳不会放松对产品价格及核心技术的把控,这样缺少话语权的合作只能让合资公司成为一个合资生产厂,而原本的合作也将成为一场集体采购。 

  面对质疑,中发联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张仁琪却颇为冷静:“在中国汽车界,最缺乏的就是联合意识。中发联旨在共享先进技术,避免重复投资,分担研发费用,降低采购成本,实现互利共赢。从这个角度讲,中发联与博格华纳的合资,积极意义更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