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手机汽配人

轻卡引进技术在于创新

作者: 汽配人网 发表于: 2009-10-08

  从1958年第一辆跃进轻卡在南京下线,到今天中国成为世界轻卡第一大生产国,回顾这将近60年的发展历程, 五十铃技术的引进对于中国轻卡的影响极为深远,尽管距离当年引进N系列轻卡已经过去20多年,但如今轻卡市场上奥铃、康铃、旗铃等,仍是“铃”声一片。

  上世纪80年代初期,通过技术贸易结合的形式,包括发动机、变速器、车桥产品技术和全套技术资料的五十铃N系列轻卡技术进入中国,使得国内轻卡产品在技术上得到了升级,也使国内轻卡配套零部件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那时的北京和南京汽车厂先后引进了五十铃的驾驶室技术,迅速形成了一南一北两大轻卡生产基地的格局,其130车型和131车型更是在当时红极一时,一车难求。而五十铃对于中国轻卡的影响远不止于此。今天,五十铃的底盘和经典的4JB1发动机仍然受到市场的追捧,这不禁让人们深思,是什么让一项技术可以在中国长青20余年?

  引进五十铃技术前,我国的轻卡企业一直处于完全依靠自主研发生产产品的阶段,产品落后、车型单一都成为了中国轻卡行业的弊病,老化的产品和车型已经满足不了市场不断变化的各种需求。五十铃N系列轻卡技术引进后,中国的轻卡企业在短时间内依靠复制五十铃原型车和零部件而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但五十铃技术真正在国内发扬光大并不是靠着某一款车型,而是依靠企业对于五十铃技术的消化和吸收,在此基础上开始了企业的自主创新。

  “我们可以看到,今天的轻卡产品虽然都与五十铃技术有渊源,但是却与当时引进的五十铃N系列车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对于内饰的调整、根据中国市场需要而开发的中体驾驶室、现在使用的气制动等,都是我们引进技术中所没有的,这些都是中国轻卡企业结合国内需求而添加的中国特色和元素。我们鼓励技术引进,但是不应该盲目地绝对依赖某一项技术,而是要因地制宜,创新研发。”江淮轻卡网络部汪光玉告诉记者。

  可以说,五十铃技术的成功,不仅仅是技术本身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中国轻卡企业在技术引进之后的努力。这种成功也表明,引进技术不是说越先进越好,越超前越强,关键是要符合中国市场的需要,再次就是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结合国内市场的需求,不断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拓展和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