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手机汽配人

节能减排是关键 汽车业负重致远

作者: 汽配人网 发表于: 2007-11-01
  ‘能源和环境危机日益严峻,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已成为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及经济发展模式成功转型的基本原则之一。在经济和社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我国已制定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即从2005年到2010年,用5年时间使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减少10%。 

  尽管国家节能减排的“主战场”仍是钢铁、有色、化工、电力、石油石化、煤炭、建材、纺织、造纸等高能耗、高排放行业,但汽车业作为高速成长、且产业链条非常宽泛的产业,今后对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目标的实现,将承担重大责任。’   

  汽车业成能耗污染新大户 

  目前我国能源消耗结构中,石油资源的比例约为20%。去年,我国石油消耗量约为35000万吨。统计还显示,目前我国交通运输业消耗的石油,约占石油消耗总量的40%左右。 

  但目前中国汽车保有量正在以全球“罕见”的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已达4985万辆(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399万辆),其中民用轿车保有量1545万辆。根据相关预测,至2010年,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至少在9000万辆以上。显然,汽车保有量的高速增长,将以更大比例“吞噬”石油资源。有专家预测,2010年,交通运输行业所消耗的石油,将占我国石油消耗总量的60%以上。 

  从污染物排放来看,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也呈日趋上升之势。汽油或柴油在汽车发动机中燃烧时会产生大量对环境有害的污染物质,其中包括大约100多种有害物质,主要污染物包括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细微颗粒物。 

  国家环保总局的一项报告说,在中国的大雾天气中,汽油造成的污染占79%。全世界空气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就有16个在中国。我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则表明,目前我国70%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不达标。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机动车排放的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已占城市排放总量的80%。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机动车污染,到2010年,我国661个城市中400个左右的环境空气污染将从煤烟型转化为煤烟型与机动车污染型的混合型污染。 

  政府主导政策投入并行 

  汽车行业已经成为重灾区和重点整治目标领域。国务院6月3日发布的《通知》包括10个方面、45个节能减排措施。“其中直接讲到、点到汽车的,45个措施里面有9项,第28项专门讲述了汽车应该怎么管,旧车应该怎么报废、再利用、再制造,讲得非常全面。”国家发改委产业政策司李万里处长介绍并强调了汽车产业对于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今年的汽车产销将达到800万辆,汽车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已经陷入深度矛盾,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 

  去年7月以来,以国家发改委为“牵头”单位,有关部门至少发布了《“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及《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等三个规范性政策文件,这些政策文件对汽车产业如何节能减排,均给予了明确指导。 

  《“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表明,“十一五”期间,交通运输行业应通过实施机动车燃油经济性标准及相配套政策和制度,采取各种措施节约石油;实施清洁汽车行动计划,发展混合动力汽车,在城市公交客车、出租车等推广燃气汽车,加快醇类燃料推广和煤炭液化工程实施进度,发展替代燃料,从而节约和替代石油3800万吨。 

  今年6月初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则强调,我国将“研究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和加快淘汰高油耗车辆的财政税收政策。择机实施燃油税改革方案,制定鼓励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取消针对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的各种限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高轨道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比例,研究鼓励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的生产和消费政策”。 

  几乎同时,《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也指出,我国将“控制高耗油、高污染机动车发展,严格执行乘用车、轻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建立汽车产品燃料消耗量申报和公示制度”,并重申将“实施鼓励节能环保型车船的税收优惠政策并适时出台燃油税”。 

  除了一系列的政策外,政府部门对包括汽车行业在内的节能减排项目的实际投入,也“代价不菲”。来自发改委的信息显示,仅在十大重点节能项目方面,国家就安排了国债补助资金6.8亿元,而这些资金同时还吸纳了各省财政投入的近5亿元资金,以及带动的社会投资107亿元。 

  记者还获悉,“十一五”期间,我国已决定投入11亿元人民币发展新能源汽车,用以建立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和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为企业研发新能源汽车提供技术支撑。 

  汽车企业争相行动 

  事实上,早在2004年底,我国就发布了第一个《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但由于2006年全国并未实现当年初确定的能耗节约和污染减排目标,因而2007年,节能减排进而成为一场政府主导、企业实施甚至全社会参与的“全民运动”。而在这场“全民运动”中,尽管目前汽车业不是“首当其冲”的行业,但为了实现行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相关主管部门及很多汽车厂家,已在节能减排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动。 

  作为国内汽车行业最直接的主管部门,国家发改委自去年10月份以来,已相继两次发布乘用车燃料消耗量数值。尽管这仅仅是公布了一下国产乘用车的燃料消耗量情况,但在油价不断高涨、油耗正逐渐成为消费者购车时最为关注的因素的背景下,油耗公示措施对节能所带来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各大汽车生产企业也早已闻风而动,在乘用车领域,一汽-大众先后推出了奥迪、宝来、捷达柴油车;一汽丰田推出了普锐斯混合动力车;长城和华泰的柴油款SUV去年上市后也出现旺销;此外,上海大众在成为北京奥运会合作伙伴后,即启动了奥林匹克计划,响应绿色奥运的号召。目前,上海大众正积极配合德国大众的动力总成战略,通过技术升级来实现到2010年全系列产品油耗和排放均降低20%的目标。 

  在商用车领域,东风、一汽、福田等都在加快研发低排放节能新产品的脚步。今年8月,福田汽车干脆就成立了一个节能减排重点试验室,据悉,试验室落成之后,将使产品的燃油经济性产生质的飞跃,其中重卡产品的油耗将会降低10%以上。 

  在我国一直优先发展的电动汽车领域,政府已明确提出制造成本低于30%、油耗节省30%以上、排放降低50%以上等国家标准,并提出了“纯电动车要突破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初始化;混合动力车批量上马;燃料电动车作为中长期发展目标”的整体思路,目前,一汽红塔、天津清源生产的电动汽车已实现出口,自主研发的比亚迪首款双模混合动力汽车F6DM和长安CV9混合动力汽车也研制成功,不久将实现产业化。   

  链接   

  汽车节能政策陆续出台   

  在控制汽车能耗和污染排放方面,中国的政策一直在加强和完善。 

  2004年6月1日,国家发改委就曾颁布《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政策中明确提出:“国家引导和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促进混合动力汽车的生产和使用。”同时提出:“2010年前,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比2003年降低15%以上。” 

  2005年7月1日,随着我国汽车燃油消耗的第一个强制性国家标准——《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正式实施,政府相关部门对节能环保汽车的鼓励和监管进入实质阶段。 

  2006年年初,国家六部委联合发出《关于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的意见》,控制高耗油汽车发展。 

  2007年10月23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并从同年11月1日起实施。该政策表明政府已经为企业发展新能源发展提供了政策空间。 

  2007年7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第三阶段标准,2010年则将实施第四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从2008年到2012年,仅道路车辆就将减少氧化氮排放量180万吨、碳氢化合物220万吨、一氧化碳1600万吨,将给社会带来重大环境效益。 

  此外,国家发改委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也明确表示,国家将加快制定和完善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