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手机汽配人

十堰发展走向思考录②车与城的悲喜

作者: 汽配人网 发表于: 2006-09-05
  荆楚网(湖北日报)(记者 雷刚 熊家余张培铁梁晓莹)据说,东风的车标设计借鉴了武当的太极图。两只轻盈的燕子,翩翩飞舞,象征着阴阳两极的平衡与和谐,也昭示着宇宙和人类生生不息的创造力。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就这样潇洒自如地走进了现代工业文明的光环之中。正是这道光环,让十堰人在体验亢奋的同时,也感受到些许的迷茫。 

  关联度——令人欣喜令人愁 

  中国数百座城市,没有哪一座城市像十堰这样,和汽车有着如此之高的关联度。先看几个百分比吧。到去年底,十堰工业企业中,汽车工业数量占42.8%,从业人员占66.7%,资产存量占85.3%,实现产值占73.3%,创造税收占86.9%。再亮几张非同凡响的牌子。东风商用车生产基地,在商用车领域,全国第一,世界第三。冠名“中国”的汽配城及物流广场,全国唯一;国家级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全国唯一;就连这里的汽车工业学院,也是全国唯一。走在这座城市里,目睹满街大大小小、方方正正的牌子,闭上眼,都能看到“汽车”两个字。与这座城市的人们交谈,哪怕是几岁的孩子,都能把汽车侃出个一二三来。汽车紧俏的年代里,全国各地的车贩子,带着鼓鼓囊囊的钱袋子,猴在这儿“烧香拜佛”。那时节,十堰人觉得自己真有面子。车市一走下坡路,满城男女老少脸上都不好看。政府官员看到经济指标往下滑,自觉脸上无光。平头百姓感觉身边少了份热闹,生活也就少了份乐趣。车市,就是这座城市里市民情绪的晴雨表。 

  偶然中的必然——一匹黑马的启示 

  今年上半年,十堰市的经济指标就不是很好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同比下降8.3%。降在哪里?就因为汽车产量下降了28.0%。不过,十堰版图上的汽车工业,也并非全在不景气之列。在该市上半年的统计报表中,记在东风渝安有限公司名下的工业总产值,竟然是增长135倍。可以想象,这个“135倍”的基数一定是个很低的门槛,但是,这个实实在在的“135倍”,会不会给我们一些有意思的“点拨”呢?我们来到东风渝安,只见满场的东风小康,就像集结的士兵,整装待发。据介绍,渝安是十堰2004年招商招进来的。东风出品牌,利用东风实业的闲置厂房,由重庆民营企业渝安投资5000万元合资建成。一年时间,一种新型的微型面包车就出现在十堰的街头。去年5月1日,第一台车下线,当年销售1万辆。今年上半年,到手的订单就有58400辆。有人把东风小康比喻成夹缝中杀出的一匹黑马。项目上马时,全国微型面包车的产能已有300多万辆。五菱、哈飞、长安、昌河“四雄争霸”,市场似乎已无羹可分,然而,东风小康愣杀出了一条血路,而且,市场份额仍在迅速扩展。东风小康的成就,看起来纯属偶然。但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偶然背后有必然。它的必然性在哪里呢?在十堰的白浪高新技术开发区,人们分析了东风小康成功的三个要素。首先是东风品牌的感召力。东风小康,借得“东风”好上路。如果“小康”的前面不是“东风”,而是别的什么牌子,市场效应恐怕大打折扣。其次是十堰汽车工业的配套能力。你搞一个新车型,在这里一个月能成,在其他地方,恐怕三年都搞不成。这里工装、模具,应有尽有。眨巴眨巴眼睛,一台新车就出来了。其三是丰富的人力资源。东风渝安,800员工,召之即来,来之能干,仅培训一周,全部上岗。哪儿有这么多现成的汽车熟练工?喜也汽车,悲也汽车。但说来说去,汽车仍是十堰最大的优势。 

  两个“两手抓”——打开“车门”的两把钥匙 

  十堰离不开车。那么,十堰该如何打好“汽车”这张牌呢?“东风”仍然是最重要的一张牌。尽管东风总部搬迁了,但十堰基地在东风的地位仍然举足轻重。它承载着东风公司2/3的职工、3/5的资产和超过一半的销售收入。在规划定位上,东风公司将继续强化十堰商用车和零部件生产基地的地位,通过与国际知名品牌的深度合作,实现商用车产品的全面升级。东风在十堰的事业不仅不会衰落,还将实现新的发展,对十堰经济社会仍将发挥巨大带动作用。显然,支持东风,服务东风,仍是十堰的重要战略取向。与此同时,也要加快地方汽车工业的培植和发展。这是一个“两手抓”。市域除东风外的汽车工业,经过30多年打磨,已积蓄了相当可观的存量资产和发展潜力。要把这一块盘活,一方面,抓汽配企业的提档升级迫在眉睫。随着“新东风”全球采购制的推行,十堰靠地缘获得的竞争优势已逐步丧失;随着东风产品调整力度的加大,又使市属企业配套能力的距离进一步拉大。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是,目前的市属汽配企业,能为重卡和轿车配套的不足20%。显然,这一手必须抓紧。同时,市属汽车工业也要有选择地发展整车。这是又一个“两手抓”。一手抓服务东风,一手抓地方企业;一手抓配套升级,一手抓整车发展。如果把十堰比做一部经济快车,这两个“两手抓”,也许是打开“车门”的两把钥匙。 

  以“特”制胜——一篇正待书写的大文章 

  有一组数据,十堰以外的人士或许会感到惊讶。这就是,该市具备整车生产能力的企业有22家,其中具备规模生产能力的有6家;2005年,该市生产各类整车4.5万辆,实现销售收入24亿元。显然,在任何一个中等城市,这都是一支不可小视的生力军。恰恰,在十堰车经济的棋盘上,这是一步难走的棋子。过去,十堰很少讲发展整车。投鼠忌器,怕自己的“车”撞了东风的“车”。的确,跟在东风后面,亦步亦趋,终究走不了多远。但若另辟蹊径,搞特种车、专用车、改装车,则很可能是别有洞天。资料表明,2005年,全国各种专用车的市场容量为50万辆,品种达1700多个。其实,十堰早已有人“下水”。三环专汽去年产量8508辆,主要是生产特种改装车。湖北世纪中远集团毛以仁经理介绍,他的公司引进澳大利亚技术,将生产无污染、机动性强的新型混凝土搅拌车。他说“你们明年来,就能看到我的整车了。”“以‘特’制胜,前景无限。”十堰市市长陈天会如是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