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手机汽配人

徐长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作者: 汽配人网 发表于: 2016-10-26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  徐长明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早上好!很高兴和大家分享一下对汽车形势的看法。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三个观点:第一、基于中国市场的极端重要性,跨国车企正在并将继续全力以赴拓展中国业务;第二、本土厂商在高度开放和产品迅速升级的环境下,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应对,实现竞争力实质性提升;第三、国际化是本土品牌下一步发展的关键路径。
  
  首先我们看一下中国市场的重要性。这是世界汽车销量排名的TOP3,上面是中国汽车销量。十年前我们是585万,去年达到了2500万辆。但是其他的国家,美国是持平的,其在2009年还出现下降,日本也有一个下降。我们现在的销量已经相当于第二名到第四名的总和了。2016年中国汽车内需量预测是2700万,相当于德国、日本、美国加起来的销量,也相当于世界汽车销量5-20名的销量。
  
  我们看一下前11名里的跨国公司全球销量和中国的销量。千万水平的是丰田、大众和通用,在华占比都非常高。可以看到这些公司如果把中国销量去掉,在全球位置会发生很大变化,丰田还可以占到第一,而大众、通用马上就会被雷诺-日产超越,从利润来说更是如此。可以说,大众如果没有在中国的发展,就没有今天的大众。
  
  下一步更重要,今年是2700万,我们保守预测中国2025年汽车销量将达到4000万辆,因此还有巨大的空间。为什么做这样的预测,我们和全球做了一个对比,全世界达到千人保有量饱和的国家有29个,这里我列了七个,美国最高达到808,意大利是687,其他国家是600辆左右,而中国目前是102,因此我们还有巨大的空间发展。
  
  影响千人保有量的因素有很多,而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口密度。我们把美国和日本的城市放在一起做了一张图,横轴是人口密度,纵轴是汽车千人保有量。其中日本是橙色,美国是蓝色。可以看到,无论是什么样的国家,人口密度一定,千人保有量相对锁定,这是和城市人口密度相关的。
  
  我们国家其实可以把各个城市标上,看一下分布在什么状态,在这个状态下,千人保有量是怎么样的。我们的人口密度全国算下来是143人/平方公里,但是我们的人口分布不均匀,94%的人口主要集中在腾冲-黑河线以东的43%的国土上,因此实际人口密度约300人/平方公里。与这七个国家相比,大概就是英国、意大利、德国的水平,他们可以达到千人600辆,我们也可以达到,这是经济规律。即便不按照千人600辆,按照400辆计算,保守估计是4000万辆左右,这会在2025年实现,我们认为现在离饱和点还有很大空间。
  
  基于中国市场这么重要,大量的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建厂,上海大众已经做了七八个工厂了,以前大众主要是在上海、江苏一带,现在也开始向外走,包括新疆和湖南长沙的工厂。上海通用也有六个工厂,上汽通用五菱三个工厂,北京现代是五个工厂,上个礼拜刚刚投产了河北沧州工厂。现在大家还在建设当中,因为还有1300万的缺口,大家都想填补这个缺口。
  
  从研发中心来看,像泛亚、丰田、现代、博世等等都纷纷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现在我们看到很多已经超越给中国市场研发,而是为全球做研发,是全球研发体系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外资企业在中国发展大概是六个步骤:先是拿一些淘汰产品到中国来,然后是滞后产品,然后是同步投产,现在再开发新车要加入中国元素,考虑中国的需求,后来好几个产品开发产品将中国元素作为主要的因素,现在还有很多车企专门针对中国开发车型。比如说上海大众朗逸,就是针对中国开发的。随着中国市场重要性越来越高,很多方面都在发生变化。这个变化和在座的工程是关系非常大,无论是哪一个变化,都有我们发挥巨大作用的空间。
  
  第二个观点,跟大家分享一下本土厂商这几年进步很大,竞争力提升。全世界没有比中国市场再开放的,包括美国也不如中国,中国可以说是高度开放,竞争激烈,在这样的情况下,本土品牌竞争力大幅度提升。自主品牌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0-2010年,年均增速38.1%,这是高速发展期,比合资高了好几个百分点;第二个阶段是2011-2014年,增速快速下降,降到8.2%,比市场平均速度低;2015年以来是第三个阶段,又进入高速发展,今年到目前为止,本土品牌增长率是27.7%,总体是15.6%,也就是说第二次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这一次变化和2010年的变化不一样,那一次主要是在低端车上的竞争。而这两年是价位和份额的双提升。
  
  这张图是份额的提升,今年1-9月份,本土品牌在乘用车已经占到了33.3%,两个合资,一个本土,大概是这样的概念,三辆车有一辆是本土品牌。从销量变化来看,最下面的是绿色的曲线,这是2010年每个价位段的销量,第二条曲线是2014年的。我们看到本土品牌中高价位的销量在迅速提升,当然14万的车还不行,基本上和5年前一样。5万以下的车大家也不怎么生产了,因为不太赚钱。7-13万的车增长速度是最快的。
  
  我们看一下今年1-9月份价位段更向上提升,今年增长的是8万以上的车,而且14万的汽车销量也在快速提升。而本土品牌分价位来看,小于5万的车从23.7%下降到3.1%,10-15万的14.9%上涨到29.2%。高端价位的车占比越来越大。在这样的情况下,自主与合资的竞争格局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量变到质变。目前8-10万的车已经是以本土品牌为主了。10-13万的车当中可以占到33.9%,这说明本土品牌的竞争力实际上是在发生变化的。
  
  那么本土品牌用什么样的方法获得这样的竞争力提升,我们分析有三个措施。第一个就是实施一个错位竞争或者叫蓝海战略。本土品牌集中进入低价位SUV市场。以本土品牌销量为例,左边的图是5-10万的本土品牌销量。轿车是下降的,从2013年5-10万213万辆,去年降到164万辆,今年估计是120万辆左右,目前是99万辆。而SUV的情况来看,从2010年的21.1万辆,增长今年的200多万辆。我们看A级轿车前20名的销量来看,2011年两款产品,2013年是1款产品,而今年有6款产品。这当中有4款是SUV产品。因为SUV的发展,导致销量前十当中已经有四个是本土品牌了,这是很大的竞争力变化。本土品牌以SUV量来看,本土品牌的SUV在整个当中,今年到9月份,本土品牌占了55.9%,轿车是33.3%。这是一个大家想到一个办法。
  
  第二是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发展路径。比如说长安是以产品为核心的,长安认为要以产品为核心,整体体系化能力在自主品牌当中最强。第二个是吉利,它是以市场为核心,通过国际并购来实现提升自主能力,比如说博瑞和博越就是代表。长城则是以SUV为主。奇瑞以技术自主与平台战略,质量迅速提升。比亚迪是利用新能源,广汽传祺是模仿、消化、再创新,走品质与成本有机组合的道路,他的产品质量非常好。
  
  第三是扎扎实实做品质。产品品质主要是三个方面,包括可靠性、感官、性能。这是可靠性本土与合资的拉近程度。IQS(新车故障率)2003年,合资品牌是278,本土品牌469,而2015年合资品牌是98,而本土品牌是120。品质方面,我们看到吉林博瑞、博越做的是非常好的,这种车只要下一步可靠性经过检验,就可以做出市场,现在在感官、品质、价值感都不错,接下来就是看可靠性。
  
  观点三:国际化是本土品牌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路径,主要是两个方面,利用国际资源和开拓国际市场。现在我们国家是走在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所有厂商做出口,目的是为了扩大自己总销量。我们的出口量大概在2012年达到最高峰,为102万辆,这几年都在下降。这是几个企业的情况,奇瑞的量最大,2012年达到17.9万辆,今年是5.4万辆。吉利2013年是高峰达到了11.8万辆,今年是1.4万辆。第三是长城,最高峰达到7.3万辆,今年则是1万辆。第四是长安,最高峰2014年是2.1万辆,今年是1.2万辆。
  
  第二个阶段是利用国际资源提升自身能力。应该说这对最近两年竞争力回升起到了重要作用。像长安号称是五国八地的研发体系,五国包括美国、英国、意大利和日本、中国的研发设计中心,八地则是国内国外各四个。长安在当地设立独资公司吸引人才,初级阶段是人的能力,现在已经变成了他们企业的能力了,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奇瑞、吉利也都有国际研发中心,都是在利用全球资源。这和我们在座各位关系非常大。既然是全球化的研发中心,那就是全球化的人才。
  
  第三阶段是强势国际化战略。不仅是要走出去,还要走进去。可能是先是发展中国家,然后是发达国家。这些国家我们相对有竞争力,市场快速增长。而我们出口目的地基本上也都是这些东西。我把全世界人均GDP1.5万美金,人口3000万以上的十多个国家来看,购买力和我们差不多,这也是我们未来有机会的。现在五菱做了一个战略,他们准备在印度尼西亚搞一个30万的工厂,现在已经研究了8年,经济、社会、宗教、消费者都进行了考虑,马上准备投产。这个国际化模式,走出去可能就会成功。
  
  以上就是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三个观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