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手机汽配人

东旭“捡宝”上海申龙 新能源客车海外市场或重塑

作者: 汽配人网 发表于: 2017-03-31
  3月28日,停牌两月有余的东旭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0413.SZ,下称东旭光电)复牌。由于此前公司披露了拟以30亿元购买上海辉懋持有的上海申龙客车有限公司(下称申龙客车)100%股权的重组预案,开盘后股价一字板封涨停。此次收购成功,国内客车行业翘楚申龙客车将成为东旭光电全资子公司。

  多位行业专家均表示,东旭光电并购申龙客车是“捡了个宝”。而申龙的“宝贝”之处不但在于业绩名列行业前茅,更在于其强大的海外拓展能力和日益扩大的海外市场版图。

  “强强联姻向来具备看点。” 一位新能源汽车行业资深人士向记者指出,“新能源汽车海外市场无疑是当前新的增长点,而申龙已在海外布局多年,具备了强大的市场、渠道和人才优势,这极有可能成为双方联手后重点突破的目标之一。”



  海外市场成新能源客车新增长点

  对产量居全球之冠的中国客车企业而言,竞争的主战场早已不限于白热化的国内市场,而是扩展到了世界各个角落。

  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81.0万辆,同比增长7.2%,其中,客车出口同比增长最为明显,达20.3%。而新能源客车作为后起之秀,在出口方面发展十分迅速,大有崛起之势。

  因此,海外市场重要性与日俱增,已成为新能源客车行业新增长点。而其主要原因在于,与国内市场相比,海外市场需求更多、利润更丰厚,且有更多机会让各竞争企业施展自身优势。

  上述新能源汽车行业资深人士认为,当前我国新能源客车行业增速虽快,但市场份额基本被少数企业锁定,而西方发达国家新能源客车发展缓慢,且大部分国家都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经验,因此是我国新能源车企难得的市场机遇。

  据了解,全球大中型客车市场的容量在50万辆左右,其中中国市场的需求量约占1/3,而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需求量略超1/3,剩余1/3为印度、南美等发展中国家。如果我国新能源客车能在国外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实现持续出口,其市场空间可想而知。

  此外,在空气污染治理力度不断加大,能源短缺等大环境下,各国也纷纷制定了严厉的标准法规,倒逼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其中,欧洲、美国、日本分别以每年4.4%、4.5%、3.9%加严油耗法规,倒逼汽车降低能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而事实上,国内第一梯队的客车企业早已大力布局海外市场,宇通、金龙、申龙等排名前五强的企业在海外推广的新能源客车已经成为部分国家市场的主要品牌。其中,海外销售量最大的宇通已经占据古巴海外客车90%采购量。以“快速稳健增长”而著称的“宇通模式”,一时间成为同行们竞相模仿的对象。而紧随其后的申龙在亚洲、非洲、南美洲也都已批量进入多个市场,并获得接受与好评。

  申龙模式”树行业标杆

  早在2007年,申龙客车就已开始布局海外市场,并逐渐延伸到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而以高质量产品在海外竞争中形成了特有的市场拓展模式。

  申龙客车董事长陈大城指出,作为一家已有十年海外经验的国际化客车企业,申龙最大的“杀手锏”不是以低廉价格迅速攻占市场,而是“申龙制造”过硬的质量。

  在海外与国际一流品牌“面对面”竞争时,申龙客车一直以塑造“申龙制造”的国际品牌为目标,以产品价值为先导,始终坚持用国际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提升制造工艺以及产品适应性,同时加大对客户的维护和售后服务的投入,为客户提供一套量身定制的服务模式,多年经历总结逐渐形成了申龙独特的模式。

  这种市场拓展战略的效果很快得到了验证。以泰国某公司为例,该公司此前的采购大多集中在SCANIA、BENZ、VOLVO、HINO、ISUZU等5大国际品牌,但申龙客车硬是凭借着产品品质和服务挤了进去,更逐渐成了该公司的主流。

  截至目前,申龙客车已批量进入韩国、东南亚、中东、南美和非洲等市场,其中,申龙客车不仅成功突破了由国外汽车品牌牢牢占据的香港客车市场,还占据了泰国进口中国客车的80%-90%采购量。

  此举不但获得国际市场的肯定,还成为申龙海外拓展的行业典范,被同行誉为“申龙模式”,与宇通批量进入委内瑞拉、古巴,大金龙批量进入马耳他等成功案例一起成为同行们共同研究学习的对象。统计数据显示,近些年,申龙客车在同期的中国客车出口量和出口额排名中位列前五强,仅次于宇通客车、厦门金龙等明星企业。

  因此,“申龙制造”成就“申龙模式”,而“申龙模式”成就行业标杆——在十年的海外市场拓展过程中,申龙客车先后参与了泰国绿色交通发展、新加坡全铝车身产品尝试、沙特校车保障服务工作等项目,从高海拔地区、高寒地区到热带地区,从简单的产品输出,到技术输出、运营方案输出等,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市场应用和技术经验。

  陈大城告诉记者,申龙客车通过海外拓展所积累的车辆使用环境数据、使用习惯、运营方式等经验,对于技术的改善是无价的,不仅有利于产品质量提升,更可助力公司开拓新的国际市场。

  两强联姻 或重塑海外新能源客车市场

  而事实上,申龙联姻东旭光电,可在借力资源的基础上助推公司国际化拓展。

  申龙长期负责海外市场的副总陈细城同时向记者指出,申龙通过十几年的海外发展,目前面临的情况是:一方面海外市场无比广阔,自身的出口规模在稳步上升,以“申龙制造”为基础的“申龙模式”也在逐渐趋向成熟。而另一方面则是资金瓶颈仍制约了公司的进一步腾飞,申龙陷入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

  申龙客车董事长陈大城近期接受记者采访表示,固有产能和产业资本的制约难以让申龙海外布局再进一步。他进一步解释说:“由于受限于最早建厂时的产能规划和回款时间较长导致的资金瓶颈,虽发展潜力巨大,但无法有效施展。”

  而东旭光电的进入有望解开申龙升级发展的束缚。东旭光电能够凭借金融方面的资源优势,解决申龙发展中的资金瓶颈问题。让客车行业特有的账期长等问题不会影响到申龙的进一步发展。

  强强联手后,东旭光电将为申龙客车提供必要的市场、资金、技术支持,提升规模,加速整合,进一步助推申龙国际化的拓展。而申龙作为海外客车市场的中国竞技者,获得东旭的强势加码后,则有可能重塑国际新能源客车市场格局。

  借力东旭,申龙未来会继续扩大海外市场。”陈细城表示,申龙客车此前虽已有产品出口到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但一直做得比较谨慎,以后会加大力度尝试进入东欧、以色列等相关发达地区和国家,增强产品的标本意义和经济收益。

  他进一步强调,接下来我们还将推进海外投资布局,准备三年在海外布三个点,即成立三个KD工厂(散件进口后组装成整车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