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手机汽配人

高油价下中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008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实录

作者: 汽配人网 发表于: 2008-07-08
  上海证券报》主办的“2008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东风公司副总经理、东风商用车公司总经理童东城,中国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通用汽车中国总裁甘文维,德尔福公司亚太区总裁全春泽等四人应邀参加论坛并就“高油价下中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主题进行了积极而深入的高峰对话。 
如何应对油价上涨局面? 
    
  童东城: 众所周知,国际油价已经超过140美元一桶了。我想,现在有两个不可争辩的事实。第一,必须承认油价现在的涨幅是一种社会存在。第二,我们必须要采取应对措施,这个应对措施正是确保中国汽车工业健康发展的一个前提。那么,作为企业来说,我觉得有两个责任。第一个责任就是要通过技术升级去开发更多节能减排的产品,来满足我们的客户。第二个责任还是要通过技术升级,寻找更多的可替代能源。寻找可替代能源是全社会的责任,而不仅仅是一个企业,一个学科的责任。这样就必然使得我们企业和企业之间要有相应的联合。作为企业内部来说的话,叫做横向的组合,或者是说效果的最大化。 
    
  此外,国家在法规和政策上也要对高耗能行业制订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作为消费者来说的话,大家更应该理智一点去看待当前能源和社会发展的现实,在高耗能的个人消费上多一些理智,使地球的生命延长一些。 
    
  徐长明: 现在国际社会对油价高速增长,有着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是供给有限,有的认为是美国的热钱追捧。因素可能很多,但是不管怎么样,现在的油价将来不一定能够维持得住的。恢复到三四十美元一桶,可能性比较小了。伴随着高油价的背景,汽车企业必须要抉择,消费者也要依据油价水平来做买车的决定。这样才能保证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春泽:我是韩国人,我是1971年去的美国。我记得那时候,油价还是每加仑30美分。那么现在美国的油价是每加仑4美元。 
    
  我记得在70年代初的时候,日本的一些汽车企业开始进军美国汽车市场。1976年时,我在通用汽车公司,当时我们没有把日本的汽车公司看作是一个对手。因为那个时候日本企业所生产的都是小排量的小车,美国人当时不喜欢开小车的。但是每次出现石油危机的时候,日本的汽车份额就会超过像通用、福特、德尔福这样的企业。 
    
  我认为,车的大小其实和油价之间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的。大家买小车主要是因为小车的燃油经济性相对来说更好一些。德尔福也在致力于混合动力车的研究,我个人对于混合动力汽车在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非常看好。 
    
  我们也非常关注像乙醇这样的生物燃油。德尔福也一直致力于在生物燃油技术方面的一些研发。就汽车零部件这个角度而言,目前我们已经为全球250款汽车提供了关于生物燃油方面的零部件。在未来,高油价的现状可能需要我们更多地关注小车,我们也需要把更多的研发力量集中在相关技术的开发上。 
    
  甘文维:我非常同意前面几位的观点。作为汽车行业的一分子,我们必须面对目前油价非常高的现状,也必须来解决汽车可能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的问题。但是,我并不认为有一个灵丹妙药可以解决我们面临的所有问题,我们可能需要有不同的方法来迎战面临的挑战。比如说,在环境环保方面,我们一定要确保能够运用最先进的技术,来提升燃油的品质。同时也能够提升发动机管理。只有这样才能降低汽车的排放。现在已经有很多技术运用在我们的汽车上。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在未来确保不断开发和更新技术。 
    
  从通用汽车来讲,接下去几个月的时间内我们也会在中国推出混合动力汽车。除此之外,我们也需要和相关的大学,以及学术机构进行合作,利用中国这个领域的人才,加速技术开发的速度。我们也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帮助我们非常顺畅地进入到下一代汽车的发展转型,还有技术、基础设施等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如何看待大排量车型在中国市场更受欢迎? 
    
  童东城:从眼前情况来看,这个油价还是可以承受的。如果说我们将来涨到11块、12块的话那才是与国际接轨。这个主要是同整个世界油品市场的价格来评论的。那么这种现象是否构成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致命的打击呢,我觉得现在还为时过早。没有汽车,我们还有别的东西来替代,我们不会再回到步行时代。 
    
  我觉得你刚才提到的现象和中华民族的一些思维观念有关系。但是我相信,小排量车在石油价格涨势的情况下,在我们消费者越来越理智的情况下,还是有它成长、发展、提升的过程的。这个趋势不会改变,暂时的现象不代表未来。 
    
  徐长明: 童总已经说了,我简单说一下,应该说中国的油价不说是全世界最便宜的,但也是很便宜的。将来油价涨上去了以后,大排量车还是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另外,从需求角度来说的话,中国确实有一个传统文化,大就是好。只要有钱,肯定是大房子,大车,大排量。政策上应该会有一些调整,把大排量、高油耗的车的比例降下来。尽管有钱人也会买,但是政策上要做调整。国际上,欧洲盛行小车,巴西如此,南非、日本也是如此。现在全世界以大排量车为主的就是美国。 
    
  我们国家要想使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小康社会,必须要让老百姓有车。这个是不容置疑的,但都是大车肯定承受不住,要在政策上做一些调整。我们也在呼吁,在研究,建议把把购置附加税也进行调整。日本大车和小车是不一样的,最小级别的车,一年保养费就是一万日元,最大的是七万日元。 
    
  我觉得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政策,现在是非出台不可的时候了。 
    
  全春泽:我会把中国和印度来做一个比较。印度从整个汽车市场和汽车技术方面来讲可能要落后于中国十年。印度人一开始在没钱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买摩托车,等开始有钱的时候,他们就买一些小车。但是,我们看一下中国的汽车市场,在它刚刚开始起步和开放的时候,最早开始卖的是大车。那些有钱人,还有政府的人都是在买一些大车开,一开始并没有推出或者是重视小车。 
    
  现在中国的中产阶级也想要买车了。我也看到了在德尔福有很多30-35岁左右的员工想买车。这些人也并没有太多的钱。正是因为他们并没有太多的钱,出现了油价高等一些问题的时候,他们就连小车也不想买了。而对于有钱人来讲,不管油价怎么涨,他们还是可以买车。但是,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中产阶级还是会进入到购车大潮当中,总体来讲可能会和印度一样,从买比较便宜的车入手。 
    
  我也一直在跟美国的德尔福同事交谈,根据从印度市场所看到的情况,我们非常关注小排量汽车的技术。当时在印度出现2500美元的车,很多人说这是不可能的。从我的观察来讲,印度基本上是把整个汽车制造的流程从头到尾都进行了很多变化,包括供应链也有很多革新。正是因为这一整套的变化才能生产出2500美元的、非常便宜的车。那么,归根到底这是一个时间的问题。随着中国的中产阶级更加有钱,他们也会开始购买一些小型的车。可能这个比例、这个量会比有钱人买大车更多。 
    
  甘文维:首先,在中国有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小车,或者是关注小排量车的发动机。这种现象并不是一个新现象。目前我们在中国销售的80%的汽车都是四缸的汽车,这个趋势我觉得已经是开始了。随着越来越多的私人用户购买小汽车,他们会更加关注比如说价格、燃油经济性等。但是,未来随着油价的高升,这个趋势会快速发展。 
    
  我们还可以看到,对于那些中型的,或者是大型的车来讲,也可以通过技术的解决方案,不见得说大车一定就是非常耗油的。对于消费者来讲,他也不希望每个人的车都是一样的,他们也有个性化的需求。在未来,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案来实现不同的车型都能够在燃油经济性上有所提升,不仅是小车才有燃油经济性。 

  汽车企业如何履行节能环保的社会责任? 
    
  童东城: 东风肯定会首先响应国家号召,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我们的责任。东风在汽车行业中,具有自己的优势。事实上我们过去是这样子,今天是这样,我想我们将来还是这样子。我举一些数据可以说明我们过去是这样的。我们在技术开发投入上面,40%的资金是用于新能源和排放法规的。我们在制造投入里面,有30%的资金是运用于资源的节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环境的治理。这两组数据我们得到的结果是什么?也就是说到现在为止,东风的商品在环保领域里已经完全按照国家排放法规来组织实施,并且我们在未来国Ⅳ排放、国Ⅴ排放上有足够的技术储备。 
    
  同时,我们的混合动力车已经在武汉市五条公交线路上进行全面运营。在电动车领域,我们的研究在国内已经很深了,在国家“863”计划中,东风承担了大量的任务。还有,我们在制造领域,应该说每年在新材料运用上的资金占科技开发费用的10%左右。因此,东风可以负责任地说,过去我们做到了,现在我们做到了,未来我们还将在这个领域里面做得更好。 
    
  徐长明: 关于环保和节能这个方面,我觉得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必须要这样去做,必须要承担这个责任。从世界汽车业发展来看,第一个百年,汽车改变了世界,汽车让城市布局改变了,大家可以住城市别墅。从1996年以后,是世界环境改变汽车的一个时代。我认为世界如此,中国也是一样。中国必须在安全、环保、节能这几个方面不断地出台标准。这样的话,企业才会主动地承担责任。政府也要尽快地把这个标准构造出来。 
    
  甘文维:从通用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有几个方法。首先,我们会和中国的大学以及相关的政府部门进行合作,找出不同的能源来源,或者是找出不同替代能源的解决方法。 
    
  第二,我们会动用大量的资金、资源运用于在中国的研发,使最新的相关技术可以更快应用到中国市场上来。 
    
  第三,其实有很多的技术解决方案现在已经比较成熟了,但是对于消费者而言可能比较贵。下一步,包括智能技术出台之后,我们也希望跟政府进行合作,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法,从而使得整个的转换过程能够更加快速。 
    
  如果我们能够把刚才所说的工作都做好,大家都共同努力和合作的话,整个汽车行业未来肯定会取得可持续的发展,让我们的下一代能够享受到更加自由、顺畅的交通。 
    
  全春泽:德尔福从技术方面来讲,特别是在电子系统方面来讲,是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未来可以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很重要的作用。此外,包括对于引擎管理,以及对尾气的排放、电子系统都会发挥很大的作用。德尔福的发动机控制管理系统也是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的,很多企业对我们这个技术都非常感兴趣,希望利用这个技术帮助他们的产品,包括他们传统的发动机更加环保。 
    
  另外,德尔福还有非常强的一个技术领域,就是在柴油发动机方面。我们有柴油共轨供给系统。如果大家不太熟悉的话,可能是对柴油发动机有一些误解。其实现在的柴油发动机相对于汽油发动机来讲,并不是像三四十年前那么糟糕。很多情况下,柴油发动机的尾气其实要比汽油的更加干净。在过去,很多人都不喜欢,不愿意购买柴油发动机的车,觉得并不是非常干净,觉得柴油发动机的车抖动得更加厉害。但是现在再来比较柴油和汽油发动机,你会发现,其实不管是从振动性,还是从尾气排放来讲,柴油发动机并不比汽油发动机差。在欧洲市场上,柴油发动机占有超过50%的市场份额。 
    
  说到混合动力技术,德尔福在这个领域的研发已经有超过20年的时间,我们现在有非常成熟的混合动力发动机技术,能够运用到现在的车上,而且我们已经为福特提供了很多这方面的技术。包括生物燃油领域,也是德尔福非常关注的,也能够对环保作出很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