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手机汽配人

试水重卡筹足称霸砝码 上汽胜算几何

作者: 汽配人网 发表于: 2007-06-23
  竞争格局相对稳定的中国重卡市场,恐怕要被上汽的动作打乱了。 

   6月15日,上汽旗下的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依维柯商用车公司、重庆重汽三方出资组建的合资公司──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挂牌庆典在合资公司的所在地重庆举行。合资公司股份中,上汽依维柯投资公司占67%,重庆重汽占33%。同时,为合资公司配套的上汽菲亚特红岩动力总成公司也宣布成立。 

  发展商用车是上汽“十一五”的战略重点,实现其“一大一小”的战略,即合资成立重卡公司,发展重卡业务为“大”,继续做大上汽通用五菱的微型商用车为“小”,其中发展重卡业务是上汽商用车战略的重中之重。 

   作为国内三大汽车集团,相比一汽、东风,商用车的弱势是上汽由来已久的缺憾,那么,以依维柯的技术、品牌,红岩的“家底”,能否在既定格局的中国重卡市场掀起波澜,恐怕还需时日,但资金充裕的上汽敢赌这一把。 

  上汽意在筹足称霸砝码 

  不知是出于小心,还是有种种不确定因素,即使在意大利驻华使馆、欧盟商会、欧洲商会以及国内外供应商、经销商、服务商等1200余人到会这样重大的庆典仪式上,合资3方对公司下一步运作均步调一致地三缄其口,事后记者电话采访相关人士,得到仅有的答复是“目前还不好说,没有统一的说法”。 

   按理说,3方经过3年的酝酿成立合资公司,应该会在未来战略、市场目标等方面有一个具体的说法,但是3方“藏捏”的态度与其说是小心谨慎,不如说是3方还没有达成一致的运营思路。 

   实际上,上汽对这项重卡业务的小心谨慎,除了经营思路可能还没达成一致外,还寄托着上汽欲默默翻身称霸中国车坛的雄心,只是这一雄心上汽并不愿被人看穿。 

   一直稳居国内前6的汽车集团,无不是商用车、乘用车并举,而作为数年乘用车的老大,上汽与其最大的竞争对手一汽、东风、北汽来比,商用车业务被远远抛在了后面。去年曾几度问鼎集团销量第一的上汽,今年以来又被一汽所取代,上汽的落后主要原因是商用车板块贡献太小。 

   调整重组是未来中国汽车业的主旋律,成千上万的汽车厂家参与竞争,不是中国汽车业的竞争格局,而且世界汽车产业的历史早就证明了这一点。 

   无疑,中国汽车业的现状及未来的竞争格局走向,是其中的潜规则。除了盈利因素外,为未来在“中国式”的兼并重组中筹到更大的砝码,是需要长远考虑的问题。 

   上汽现阶段的发展明显在商用车这个砝码上落后于竞争对手,旗下的商用车板块上海汇众、上汽通用五菱和上海申沃客车,要么产销量很小,要么利润很薄,大力进军重卡及动力、零部件领域,在上汽自主品牌迎来大发展契机之时,明显会增加上汽称霸中国车坛的砝码。 

  “1+1+1”能否大于3 

   上汽依维柯红岩成立后,有3个平台可供合资公司拿捏,即红岩、斯太尔和依维柯品牌,其中红岩、斯太尔是国内主流重卡厂商中市场份额最小的,日益沦落到重卡边缘化企业而被收购。在既定的平台之上,合资公司能动怎样的手术,才能使得这两个平台起死回升呢?恐怕很难讲。 

  “斯太尔、红岩已属过气平台,潜力不是很大,关键要看对依维柯品牌的消化吸收程度,从历史经验来看,这需要一定时间,所以它们3方的产品要想很快打开市场,是需要时间的,短期是很难的。”一位资深的重卡市场研究人士告诉记者。 

   在上汽和红岩现有的基础上,经销渠道只须整合。对于零部件配套体系,上汽收回包括上海汇众和上海万众零部件的股权。红岩也已做了大量工作。那么,如何在产品系列上下足功夫,是上汽依维柯红岩最重要的任务。 

   但是从目前来看,合资公司中红岩平台要继续面对低端市场,而吸收依维柯技术的车型和依维柯原装车用以满足中高端,其真正的核心产品应该是吸收依维柯技术的产品,而这需要较长时间。既然坚定地做大重卡市场,上汽必须要迎接合作、技术融合、市场运作带来的一系列风险和挑战。 

   那么,上汽、依维柯、红岩3者资源整合相加,其效应能否大于3,变数主要在于技术强劲的依维柯本身在合资过程中的作用及中方对依维柯技术是否在最短的时间内低成本消化。 

  所以,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依维柯。在众多跨国卡车巨头中,上汽为何对VOLVO、曼、雷诺、斯堪尼亚等巨头视而不见,单单牵手在中国并不声名显赫的依维柯?这并非无奈之举,而是尽显上汽的精明与务实。 

   和上述负有盛名的跨国卡车巨头相比,依维柯虽技术驰名海内外,但其并非绝对定位高端的产品,可能会更接近中国市场需求,上汽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因为此前的重卡合资合作中,过于高端的外方显然很难给予中方真正的东西,而且合资车型也并不适合中国用户。 

  “并不是很高端的依维柯产品,价格可能会更贴近中国消费者。”上汽一位高管曾一语道破选择依维柯的原因。 

  冲击重卡竞争格局? 

   依维柯在中国市场以客车和轻卡而闻名,但重卡业务基本上限于进口,而且量也不大;对于汇众重卡,目前看来上汽只能让其作为上汽的零部件基地,不求量,红岩更可能是扶不起的软骨头。但吸收依维柯技术的产品可向中低端发展,上汽看到的是这个契机。 

  然而,国内重卡市场有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到目前,国内还没有出现真正算得上成功的重卡合资产品,国内重卡技术虽然进步神速,但一般还是处于低端市场,在国内中低端重卡与豪华进口重卡之间,缺少一个价格适中但具有真正国际水准的重卡平台。 

   上汽依维柯红岩合资公司中,最低端的红岩和高端进口依维柯都不是主要的,而利用依维柯技术发展中低端合资产品,这是身处高端的跨国公司以前从没做过的,这才是合资公司最具前景的业务。正是定位于中低端,而兼具技术与品牌优势的合资产品又是中国用户最需要的,这种定位必将冲击到整个市场竞争格局,尽管上汽相关人士还不愿过早谈及合资公司的产品构架。 

   走出低谷,迎来蓬勃发展的国内重卡市场,机会很大,目前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竞争格局,中国重汽HOWO、东风天龙、即将上市的一汽解放J6、福田欧曼等重卡平台,已经稳定地占据着国内重卡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这些都是自主平台上的具有高性价比的产品,但是以依维柯的技术、上汽的管理、资金优势和零部件配套体系,打造具有依维柯技术且兼具中国消费者可接受的性价比的产品,完全可能冲击既定格局。 

   合资公司的市场目标是在3至5年内整车市场占有率达到10%,目标低调务实,相信竞争厂商已经感受到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