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手机汽配人

四大因素成就成都汽车“第三城”

作者: 汽配人网 发表于: 2005-08-17
  从几万元的奥拓到几百万元的劳斯莱斯、法拉利,成都人“照单全收”。在外地人的眼中,成都俨然就是一个巨大的“汽车王国”。成都,这座地处四川盆地的城市,为何会成为“中国私家车第三城”?让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   务实的汽车消费观   一个成都人到外地生活几年,还是一个外地人,但是一个外地人到成都生活几个月,他可能就变成了成都人。宜人的气候,诱人的美食,从容的生活态度,即使工作节奏很快的上海人、深圳人到了成都,他也会很快融入成都人的生活之中。无论成都的东南西北,距市区走不出三十公里,车程不超过三十分钟,就能见山见水,让成都有车族享受着大自然的阳光空气,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让成都人买车不仅是为了代步,而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地玩。在车型选择方面,大多数成都人非常务实,绝不会“打肿脸充胖子”,几万元买一辆经济型轿车就能改变自己的生活质量,何乐而不为?   宽松的用车环境   汽车消费市场,已经成为继房地产之后,拉动成都整体消费市场增长的重要支柱。为此有关部门想方设法,降低私家车消费门槛,鼓励汽车消费,为老百姓营造宽松的用车环境,成都的私家车消费有着许多城市无法比拟的优越条件。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排量1.0以下的微车在城区限行,而在成都没有此类限制政策。在购车的上牌环节上,成都车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便民措施,简化各项繁杂手续,一般情况下,不足一个小时就能开车上路。   低廉的用车成本   除了大胆、超前的消费意识之外,低廉的用车成本也是促使成都人勇敢消费的重要原因。一位奥拓车用户算了一笔账:每年养路费1260元、五路一桥费400元、保险费1500元、油费3000元、停车费600元,折合下来,每个月的养车成本约为550元左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和许多城市相比,成都的停车比较便利、费用也相对低廉,这为养车、用车提供了便利。   发达的交通网络    尽管成都市内的许多旧街道正在改造之中,但下穿隧道、高架桥、城市干道的投入使用使得以前堵车地区的交通流量至少提高了两三倍,大大改善了交通情况。近年来,成都先后建成了三环路、绕城高速等干道,城区道路总长已经达到800余公里。此外,成都的公路密度在全国名列前茅,各个方向的出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四通八达,为有车族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