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05年,影响进口车价格的一系列政策因素将从年初开始颁布实施,到底这些政策因素对进口车影响有多大。近日,有关人士从政策面对今年进口车市场走势进行分析。
1
1月1日关税降低
从政策方面来讲,1月1日的关税降低和2001年以来关税每年降低没有太多的差别:每年平均下调幅度为5.9%,其中排量3升及其以下的汽油机小汽车2005年的关税将降到30%。因此,仅关税一项对进口车市场的影响将不会太大。
分析认为,由于2001年以来关税的逐年下调,进口车市已经度过了一个长时间的“适应期”,在这几年当中,进口车市场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进口车市场已经越来越趋向于大排量、小批量的经营思路,像佳美、酷派、风度等车型由于国产车的替代作用,经营利润已经下降到最低点。另外,每年的关税下调都是在每年1月1日执行,市场的前期调节作用已经把关税降低的影响降到最低,因此单靠关税降低已经很难给购买进口车的消费者带来实惠。
2
2005年1月1日配额取消
去年12月,商务部的有关人士肯定地回答了今年一月取消配额这一事实。按照商务部网站本周公布的《汽车产品自动进口许可证签发管理实施细则》,其中规定,申请进口汽车用于销售的,需提交汽车品牌经销授权证明材料。也就是说,进口汽车的管理将由配额制改成签发制,从而取消原先进口数量上的限制。
分析认为,这一政策的影响将是多方面的。从表面看,这一政策给消费者造成印象是由于配额取消今年价格将大幅下滑,但实际情况是,2005年品牌专卖店将成进口车销售主渠道,拿不到国外汽车品牌经销授权的传统进口车代理商将很难生存。这一政策意味着今后经营进口车的主渠道将发生根本的改变,许多未能获得经销权的销售企业将被剔除在外,进口车经营渠道将变窄。因此,分析认为进口车配额取消要从正反两方面看待,不能认为配额取消就是进口车全面“放开”
3
落地完税政策今年1月执行
2004年,对进口车商而言,“落地完税”这一政策传言影响最大,该政策将使进口车商的经营风险和成本“无限”增大。根据《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规定,从2005年起,所有进口口岸保税区不得存放以进入国内市场为目的的汽车。
长期以来,我国对进口汽车实行保税政策,进口车到港后,先存放在保税区,经销商等到一个合适的汇率或者有了买主,再交税出库,资金占压不多,风险也不大;但是执行落地完税政策后,用于销售的进口车到港7天内就必须纳税报关提车,经销商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大幅度提高。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由于资金成本和风险的不可预知,一些小的进口车商已经开始彻底退市。
据有关人士预计,这项政策可能将采用“新车新办法,老车老办法”的方式执行。也就是说,今年新到港的进口车将采用落地完税政策,而已经到港的或者2004年核发许可证仍未到期的,仍然延续保税制度。据了解,自去年12月初以来,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进口车到岸量已经接近2000辆,是11月全月进口量的10倍,创历史新高。按照一辆车10万元关税的保守估计,通过突击进车,车商可以节省大约2亿元人民币的垫资成本。
4
品牌代理将延缓执行
日前,商务部有关人士已经表示,品牌代理政策将推迟实施时间。根据《品牌销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进口品牌代理制要求进口品牌必须在国内设立一个总代理商。
这无疑在渠道和市场销售的准入权两个核心问题上下了定论。但是对于没有拿到汽车品牌代理权的经销商,商务部表示暂不强制收回经营权。
分析认为,国家出台政策,是希望在同一汽车品牌的经销商之间形成一个销售网络,让客户投诉有着落。另外,政策只是一个纲领性文件,政府包括工商不会对无品牌代理权的经销商强制取消,所以不管是取得还是没有取得品牌代理,只要你有进货渠道,一样能经营汽车产品。但是一些人士称,实行品牌代理制之后,进货渠道难免不受影响,届时肯定有部分实力弱小、资源不足的经销商被迫退出。何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