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手机汽配人

韩国现代欲牵手江淮汽车 江淮华泰合资争夺告终

作者: 汽配人网 发表于: 2005-08-17
调整在华业务   韩国现代欲牵手江淮汽车   韩国现代汽车将与中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组建合资企业;此次合资也意味着,江淮汽车和华泰汽车的合资争夺告终   在国内汽车业经过两年多高速发展进入平静期时,安徽汽车业却并不平静。韩国现代汽车公司9月8日宣称,将与中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组建合资企业,在中国生产商用汽车。   据了解,此次合作,两家公司将分别持有合资企业50%的股权,并于2010年前共向合资企业投资7.8亿美元。新组建的合资企业将在2010年之前达到年产5万台小型商用车发动机、1万辆公共汽车、9万辆卡车的产能。   江淮反应谨慎   现代汽车公开消息,似乎令江淮汽车有点措手不及。   记者从江淮有关人士口中得知,“这一消息目前并不确切,可以肯定地讲,江淮汽车股份公司没有与现代汽车签署合资协议”。但该人士未否认江淮与现代合资的意向。关于具体进展状况,江淮给记者的答复是:“目前董事长还在韩国,等他回来以后,如果有确切的消息,将及时向媒体进行发布”。   双方早有合作   其实,现代汽车与江淮早有合作。双方最初的合作源于1998年,当时江淮的全资子公司--合肥客车制造厂与现代汽车签约,通过技术引进生产现代客车,并在3年多时间里销售1000多辆,从而扭亏为盈。   真正令人振奋的合作是在3年后,两者再度签订协议,技术引进H1小型商务车。此款名为“瑞风”的商务车于次年量产,实现销售收入9亿元。去年头5个月已销售3060辆,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   此款车型的成功极大地增强了现代进一步与江淮加强合作的信心。重卡项目也因此水到渠成。   江淮与现代的重卡协议早在2002年3月就已经签订。根据协议,江淮从现代汽车将引进总计6款重卡车型,之前仅在韩国国内生产,从未技术出口。江淮则为此投入3亿元,并且在建造生产线的同时预留了一条生产线地基,前者产能为1万辆,后者设计产能为5000辆。据保守的估计,到2005年该项目能够达到5000至8000辆的产销量。   专家分析,重卡项目的引进,将使江淮形成全系列的商用车产品线,如能得到市场认同,不仅可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还可有效巩固并提升其在国内汽车格局第二梯队的地位。   现代借壳脱困   目前,现代汽车在中国的处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对于现代来说,这次合作可能更为重要。   一个不愿被现代汽车提及的事实是:中高档重卡在韩国已经没有市场上升空间。去年全年,现代汽车格尔发系列重卡在国内外销量总计只有8000辆。技术或者产品外移无疑是大势所趋,而中国是最好的选择。   现代汽车的海外扩张计划已明确指出,到2010年,现代汽车在中国的产量将占到25%。但现代在中国的布局并不顺利:在竞争广州标致项目落败之后,与北汽整体合资项目又被戴-克横刀夺爱。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现代汽车的最大问题是:寻求另外的出路,将商用车资源在中国尽快着陆。   另一方面,此次合资也意味着,韩国现代在国内的两个技术合作伙伴,江淮汽车和华泰汽车的合资争夺告终。由于这是韩国现代在国内的第二家合资企业,按照现行国家产业政策的规定,华泰汽车与现代合资的希望已经几乎为零。   现代将在华业务押宝在江淮身上,一场好戏就此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