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手机汽配人

2006年中国汽车业的五大趋势

作者: 汽配人网 发表于: 2006-02-13
  2006年是“十一五”的第一年,承载了中国汽车业的激情与梦想。中国汽车专家用更理性的眼光审视自已,总结出中国汽车业几大趋势。 

  国Ⅲ排放标准逐渐普及 

  环保问题的日益严峻,空气污染的日益突出,也让正大步前进的中国汽车业面临考验。作为重要污染源之一的汽车尾气排放,已到了必须改进的关头。去年12月30日,北京市正式实施国Ⅲ排放标准,而深圳、广州、上海等几大城市也将紧跟北京之后,在今年实施国Ⅲ标准。随着国Ⅲ相关的政策、法规的出台和OBD系统(随车装载的诊断系统)的完善和普及应用,国Ⅲ标准也将在全国各地逐渐普及开来。 

  混合动力技术成为新风向 

  在能源日益紧张的状况下,柴油车、氢动力车、油气双燃料车纷纷争做节能先锋,而丰田的普锐斯油电混合动力车更在汽车节能方面独树一帜。但源于成本和技术转让成本方面等多种原因,目前仍无法大行其道。不过随着核心电子设备技术的普及,混合动力车的价格会直线下降。如果政策到位,只要厂家不持续亏本,混合动力车就有普及的可能。目前在最新的发改委产品目录上,一汽解放的混合动力客车底盘和东风混合动力客车都已现身;而在轿车领域,上汽、长安、奇瑞都已产出混合动力样车,实现商业化指日可待。 

  小排量车大行其道 

  今年“限小政策”的全面解禁,对生产小排量车的企业来讲,无疑是一个福音;对广大普通消费者来说,更是加快了进入汽车 生活的步伐。据了解,欧洲市场目前在售的汽车中,小排量车占65%,而中国只占到了总销量的20%左右。在当前节能环保的大趋势下,随着小排量产品综合质量标准的提高,以治理城市拥堵、保护道路环境为“限小”理由显然不能立足。 

  50∶50合资底线可能打破 

  近年来,国家对自主研发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要求合资企业也要在自主品牌上多下功夫。合资企业的中方想依靠外方产品坐享其成的想法已经变得不切实际了。前不久,国家计划整治汽车扩产项目,要求新增整车项目以及现有企业扩建产能,都必须满足自主品牌、自主开发的条件。当合资企业扩产必须为中国自主品牌服务时,对外资限制最大的就不是50∶50股比的合资底线了,不管合资企业被动接受也好,主动承担重任也好,自主品牌必须有所作为。这样来,至1994年以来的 50∶50的合资固定模式将有可能打破,这对中国汽车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件充满机遇的大好事。 

  燃油税改革箭在弦上 

  早在1997年,当时颁布的《公路法》就提出以“燃油附加费来代替养路费”,之后,燃油税改革年年成为热点。 燃油税的科学性在于,将以前从购置阶段征税改为使用阶段征税,能够促进小排量车的使用。其对乘用车私人消费的良性遏制,可以让车主更理性地分析用车成本,选择适合自己的小排量轿车,而不会贪大求全。 

  自主品牌逐渐做强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掌握的数据,现在中国的汽车品牌共有355个,自主品牌占69%,国外品牌占31%。但轿车品牌相对比较弱,100个轿车品牌中,自主品牌只有37个。而事实上,尽管轿车自主品牌还不多,但市场份额却在逐年扩大。据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统计显示,2005年我国自主品牌轿车销量超过60万辆,市场份额已达25%,比上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有专家预测,今年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增长速度将超过2005年,市场份额也将达到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