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手机汽配人

“东风阳光政策”激励农民工争做东风人

作者: 汽配人网 发表于: 2007-02-16
  2月11日,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风汽车”)在襄樊基地举行了“年度优秀劳务工明星”颁奖大会,17名外来务工人员受到表彰。  
  
  在接受颁奖之后,明星劳务工们还得到了一项特殊奖励:与“东风汽车”总经理朱福寿签订劳动合同,成为东风正式合同工。这项举措表明,在外来务工人员享受同等待遇的问题上,“东风汽车”率国企之先为他们拆除了最后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  
  
  所谓“最后的门槛”,指的是很多业务熟练的技术工人常常因为外来务工人员的身份得不到与正式工同样的待遇。然而如今“东风汽车”在对劳务用工制度改革之后,那些有文化、技术好的外来务工人员将得到由外来劳务工变为东风合同工的机会,再经过三年考评考核,可转为东风长期合同工。“东风汽车”的一位农民工高兴地说:“这些明星劳务工用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待遇,这让我们也看到了努力的方向。”  
  
  “东风汽车”使用外来务工人员已经有8年历史。2003年以前称为“农民轮换工”,工资福利待遇不变,三年还乡轮换。2003年以后称为“外来劳务工”,由定点劳务公司招聘后输送到“东风汽车”各一线岗位,劳务租赁期多数为一年,待遇和权益在公司里都得到了保障,但受用工年限限制,农民工的“可发展问题”仍然存在。截至目前,定点劳务公司输送到“东风汽车”的外来务工人员总数占一线的员工总数的59%,占员工总数的比例达到26%。  
  
  在使用农民工的8年中,“东风汽车”产销规模高速增长,由最初2万辆发展到2006年产销12.6万辆。7年(不包括2006年)累计销售收入达到387.1亿元、净利润33.4亿元、上缴国家税费22.6亿元。可以说农民工为东风事业的发展撑起了生产一线的半壁江山。  
  
  过去8年,作为上市公司,“东风汽车”忠实坚守了对社会负责的企业精神,除了级别晋升一时不能等这“最后的门槛”,其他各方面均坚持用“同等待遇”维护农民工权益。据统计,“东风汽车”农民工近三年来人均年收入超过15000元,达到某些企业应届大学生的工资标准。  
  
  “东风汽车”切实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权益,也使他们把为东风贡献力量当作了自己的责任。铸造分公司制芯车间农民工孙驻军潜心学习制芯技术,很快成为质量效益能手,多次参与QC项目改造,推动班组生产效率提升幅度达到38%,并在破格竞争班组长岗位时一举获得成功,同时获得“杰出员工”称号。汽车分公司总装作业部劳务工郑飞到东风一线工作不到两年,既善于学技术也特别能吃苦,凭综合素质成为一名合格的作业指导员,帮助同事们解决了许多生产中遇到的小难题。  
  
  外来务工人员与东风员工享有同等待遇,为企业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今,朱福寿与公司党委书记王明清更加重视倾听外来务工人员的心声。公司决策层认为,过去的“东风待遇”讲公平也坚持效率,对多数外来务工人员是称心如意的,但并不意味着企业用工制度已经完善。“东风汽车”一直在倾心研究更为和谐的用工制度。  
  
  “人的基本出身身份不能改变,但社会趋向和谐的用工制度和用人制度可以改变。为了企业发展、为了社会安定,应该为农民工出台个好政策。解决农民工的发展问题和前途问题,企业完全可以尽到自己一份力所能及的责任。”朱福寿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