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手机汽配人

服务东风:十堰VS襄樊

作者: 汽配人网 发表于: 2005-08-17
    1969年,东风汽车公司(原第二汽车制造厂)落户十堰。一座现代化的汽车城在昔日的穷山僻壤间崛起。十堰因车而建,因车而兴。如今,十堰全市GDP和财政收入的80%来自汽车,500多亿存量资产中东风公司占60%,近五年,东风公司为十堰上缴税收31.38亿元。在东风公司的直接带动下,十堰已成为以汽车产业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城市。
    1984年10月4日,作为东风公司第二次创业的主战场——襄樊开始建设,规划总面积12000亩,累计投资近80个亿。如今,昔日的“油坊岗”成为一座现代化的汽车城,汽车产业成为襄樊市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最好、带动能力最强、贡献度最大的支柱产业。汽车工业产值已占到襄樊全市工业产值的55%以上,其地位举足轻重。
    “东风,要哪给哪!”——十堰市政府作出的承诺。
    “支持将会是所有东风企业所在地最优!”——襄樊市政府作出承诺。
    对于东风这个会生金元宝的企业,十堰、襄樊两地政府抓得很牢,纷纷打出服务牌,不断强化与东风的亲密关系。

服务理念
尽显诚意

    十堰:十堰市确立了“服务东风公司,发展汽车产业;加快结构调整,开发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提出了“至真至诚合作,尽善尽美服务”、“高姿态实服务,借东风谋发展”的服务理念,组建了政企共建领导小组,建立了与东风定期信息沟通制度。因这种种纽带缠绕,“东风”和十堰相处融洽。
    襄樊:襄樊确立了“以服务东风公司为核心,重组地方零部件工业”的发展思路。11月8日,襄樊市新任市委书记田承忠专程到东风公司总部访问,进一步表达了“东风发展无小事,服务东风无小事”的服务理念,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的汽车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提供“直通车”式的服务,确保东风公司在襄樊建设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服务举措
各具特色

    十堰:“东风公司打个喷嚏,十堰经济就感冒!”这个形象的比喻足见东风在十堰的地位与作用。十堰市市长陈天会在10月中旬十堰党校座谈会上强调说,“服务东风是事关十堰发展的大局,离开东风来谈十堰的发展,未免显得稚嫩了一些,至少是在目前甚至相当一个时期内。所以,必须坚定不移地服务东风!”
    十堰市和东风公司共同组建了政企共建领导小组,同时建立行政服务中心,对所有行政审批项目实行集中办公,做到优质高效服务,市属各部门建立了服务东风绿色通道,确保随到随办,畅通快捷;市委选派规划局、国土局、技术监督局等8个部门领导到“东风”挂职,实行“零距离、全天候”服务。
    2004年,十堰市开展 “政企共建环境年”活动,落实对“东风有限”的税收优惠政策;做好“东风有限”租赁土地使用权的后期相关工作,及东风公司生活用地登记及房改房发证工作;实行企业检查许可证制度和事前告知制度,从严控制检查人员和检查次数;深入开展“打假保东风”活动,加大对“东风”驰名商标的保护力度等。对“东风有限”中期计划实施过程中的重大合资项目,实行全程跟踪服务。
    襄樊:“千方百计服务好东风在襄樊的企业是我们市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对东风在襄樊企业的支持将会是所有东风公司企业所在地的最优。” 襄樊市负责工业的副市长虞国旗定期到东风襄樊基地调研服务,并作出了上述承诺。
    襄樊市成立以市委书记为组长的汽车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着力构筑高层次、高效率的服务平台,支持东风在襄樊的建设和发展。建立服务东风“直通车”、高层领导定期会晤、市领导定期走访和相关部门政企联席会议制度,做到东风需要什么,市领导就现场办公解决什么。
    另外,襄樊市政府出台服务东风“双十”计划,强调东风在襄樊企业的投资项目在立项和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涉及行政规费中的市级和县(市)区级留成部分一律免收;东风襄樊基地的生活垃圾处理费减半征收;将地产车列入政府采购范围,在符合市场需要的前提下,公交、客运用车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地产车,支持地产车销售等。

实施服务
各有突破

    十堰:针对东风发展建设用地不足的问题,十堰市市政府明确表示:“要哪给哪”。十堰市规划局在今年8月底提出了“调整标高,削峰填谷”的规划思路。按此思路,经测算,在不调整行政区划的情况下,仅在城区319平方公里的规划建设区内就可开拓出38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十堰市政府表示,将为东风提供5—10平方公里的场地,认真谋划东风汽车工业园,力争使之成为十堰汽车城最显著的特征。
    在交通道路建设方面,十漫段高速公路动工建设,用4年时间构建“西出高速大通道”;做好高速公路双楼门互通与东风公司连接线的立项工作;加大投资力度,适应物流快速发展的要求,2005年建成十堰货运中心站;在建好东风大道的同时,对大岭路、天津路、甘肃路按照城市主干道路标准进行改造,以方便、快捷的运输优势,提高东风在十堰的物流效率。
    襄樊:为适应东风的发展,将开发区区内道路与市内道路、高速公路、铁路、航空、航运等综合规划、整体衔接,构建快速、便捷的现代交通网络。创造条件,开通襄樊至武汉的航班,方便东风总部与襄樊基地的公务往来。汽车产业开发区区内的名城路、富康东路、环车城湖路、清云路等,将在今年年底以前建成;东风汽车大道改扩建工程、园林路等,将在明年上半年建成。
    另外,实行更加优惠的用地政策。在汽车产业开发区内和经市政府批准的工业园区内投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项目,每亩征地成本控制在5—7万元,并对投资100万美元(或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免收土地出让金。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地价补贴或优惠,同时实行更加优惠的财政奖励政策。对投资新建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的、投资收购襄樊市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投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在享受国家规定的减免税政策的基础上,自投资之日起5年内,将企业上缴所得税和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全部返还企业。并设立汽车产业发展基金,用于对东风公司在樊投资项目法定代表人的奖励。

承接社会职能
各展实力

    十堰:在支持东风主辅分离方面,十堰市政府与东风签订社会职能整体移交框架协议,完成公安、消防、地震台和22条60多万平方米道路的移交工作,普教移交正在进行之中。由于东风自十堰起家,目前大部分社会职能单位集中在十堰地区,十堰市政府要一次性消化难度不小,但十堰市政府的热情与信心还是十分明显的。
    襄樊:相对于十堰,襄樊承担的压力相对要轻。日前,襄樊市政府已将东风襄樊医院纳入区域卫生规划,纳入定点医保医院管理,支持其发展。卫生、医疗保险、劳动和教育部门在与东风襄樊管理部协商的基础上,对医保管理体制、中学招生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市劳动部门在东风襄樊基地设立服务窗口,及时将劳务市场需求情况在东风襄樊基地予以公告,对东风职工子女就业予以指导、帮助,使东风在樊企业员工和子女能够享受市区职工就医、就业和子女入学待遇。

东风十堰、东风襄樊
荣辱与共,休戚相关

    十堰是东风的摇篮和发源地,襄樊是东风二次创业的主战场。多年来,东风对两地政府给予东风发展的巨大支持有着最深切的感受,同时,对两地政府依托东风谋求地方经济发展的宏图大略有着最强烈的认同。对于十堰而言,目前仍然集中着东风巨大的资产和除乘用车以外的大部分业务。尽管东风总部已经迁出十堰,但是东风决心把十堰基地打造成国际化的商用车制造中心。未来几年,东风将有40亿元投入到商用车及零部件事业发展上,可以相信,十堰对于东风事业而言仍然是极端重要和不可或缺的。
    对襄樊而言,其在东风事业中的地位也在不断加强之中。东风日产合资后,“东风有限”乘用车公司“蓝鸟”、“天籁”等中高级轿车生产落户襄樊,使襄樊不仅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型商用车生产基地,而且在乘用车方面在国内也占有一席之地。东风在襄樊事业的发展及其对汽车零部件产业产生的巨大吸附力,必将使襄樊市政府“把襄樊建成全国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基地和交易中心”的梦想变得触手可及。
    毫无疑问,东风与十堰,东风与襄樊,荣辱与共,休戚相关。东风的发展离不开十堰,也离不开襄樊;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东风也必将给十堰、襄樊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带来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