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手机汽配人

轻卡企业谋求联合出口

作者: 汽配人网 发表于: 2006-08-10
  在不久前召开的一次轻卡高峰论坛上,与会代表达成了一项重要共识:“联合起来走出去,并肩开拓国际市场。”对汽车出口市场不断扩大的中国汽车产业来说,这个共识的达成无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走联合出口之路势在必行 

  近些年来,中国汽车产业一直在快速发展中前进。随之而来的汽车出口数量不断增长的消息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据有关资料统计,从2002年到2005年的4年时间里,中国汽车出口数量每年都以超过100%的幅度增长。然而在汽车出口数量不断上升的利好消息背后,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 

  许多老汽车人也许还记得,多年前,中国汽车曾经成功出口到非洲。但是,由于不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再加上几乎空白的售后服务,因此,中国汽车在非洲打了大败仗,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口碑”。这种不良印象延续到今日,使得中国汽车再进入非洲面临着更大的困难。 

  如果说,售后服务是中国汽车业在海外市场仍没有很好解决的难题,那么,某些行业在海外低价竞争、自相残杀的现象也已经出现在中国汽车海外市场上,而且有迅速蔓延的趋势。在今年6月举行的“中国汽车出口问题与对策战略研讨会”上,与会人员就对俄罗斯市场出现的大批中国低价皮卡相互竞争的事非常气愤,指出汽车定价应该“就高不就低”,一种出口产品在一个国家的价格已经为当地民众所接受,就应以此为标杆上下波动,这样才会对汽车产业有利,对中国产品信誉有利,还可以有资金去做售后服务工作。 

  除上述问题外,中国汽车业在海外市场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质量认证、贸易壁垒、远洋运输能力、知识产权保护等等。这些问题困扰着汽车出口市场的发展,而且也不是个别企业通过自身努力就能解决的问题,它需要行业乃致国家的努力。 

  在高峰论坛上,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在《汽车出口形势与对策》的讲演中明确提出:中国汽车制造商必须将出口作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采取产品出口+技术出口+资本输出相结合的方式,确保产品质量,健全售后服务网络,避免恶性竞争,携手联合作战。     

  联合能为企业带来什么 

  轻卡企业自发组成一个类似商会的松散小联盟,并且定期就本领域出现的重大问题进行磋商,这在中国汽车业界还不多见。即使有,也是遭批评的时候多,受肯定的时候少。 

  据了解,这个轻卡小联盟成立已有3年时间,几乎囊括了全部主流轻卡企业。成立以来共举办3次会议,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果。去年3月,面对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所带来的成本压力,以及日益严格的排放要求,在联盟第二届轻卡企业高峰论坛上,7家轻卡企业(北汽福田、安徽江淮、东风汽车、南京跃进、一汽红塔、一汽哈轻、金杯股份)将轻卡涨价作为一个主要议题,并决定共同调整其旗下轻卡的价格,涨幅为2%~5%,金额大约为1000~4000元。轻卡企业的同进共退确实让联盟企业尝到了甜头,但也被批评为价格垄断、价格同盟。今年参加会议的企业在去年7家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山东凯马、江西江铃两家,达到9家。 

  在高峰论坛上,9家轻卡企业在开拓海外市场方面形成了许多重要的共识:在进军海外的征程中,要信息共享,避免单打独斗;实施目标市场差异化战略,避免恶性竞争,自觉维护出口市场秩序;要对国家负责,提高产品附加值,把最成熟、代表企业水准的产品打到国际市场上;加强自主品牌出口,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为中国汽车品牌形象在国际市场上光大贡献力量。 

  可以看出,上述共识更像是口号,鼓劲的意义大于实际的意义。从中看得出这个联盟的松散和初级,但不可否认,这样的共识肯定能在中国轻卡出口中起到积极的甚至带有规范意义的作用。 

  联盟需要政府的引导 

  作为中国汽车产业中第一个欲在出口方面形成战略合作的组织,轻卡小联盟为中国汽车如何走向海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轻卡小联盟提出的出口共识得到许多汽车业内人士的赞同。代理多家中国汽车企业出口俄罗斯事务的希比利汽车出口(北京)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祝景成对记者说:“这个轻卡小联盟非常好。我一直建议国内汽车出口企业成立一个协会,把分散的出口企业联合起来,共同研究国际汽车市场的变化和中国汽车出口的策略和规范。” 

  但是,一个出口联盟或者协会能起到多大作用呢?祝景成认为,“政府主管部门应该支持这个行业协会的工作,以利于行业协会对行业的事务有更大的约束力,更好地发挥其在汽车出口方面的作用。” 

  看来,政府的支持是联盟或者协会能否起到应有作用的重要支柱。一家轻卡企业老总也表达了同样看法,他说:“这个联盟肯定会起到积极作用,但是,象征的意义更大。要想解决问题,政府应该起更加积极的作用。” 

  据记者了解,商务部已经着手开始规范汽车出口,并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轻卡企业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汽车出口的种种问题都会得到较好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