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手机汽配人

国有中小型企业出困境的改革创新思路

作者: 汽配人网 发表于: 2005-08-17
我国汽车工业在经历了前几年的市场低迷和“人世”带来的巨大冲击波后,目前出现了一个良好的转机,在这个关键时刻,是及时的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理性地迎接WTO带来的挑战,还是在吃救济一停产一倒闭之中徘徊。此乃大部分国有中小型汽车企业下一步面临的重要抉择。 1 困扰汽车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种种问题 据对二十几家国有中小型汽车和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调查表明,由于“七五”、“八五”固定资产盲目投人,近50%的企业在不同程度的潜亏,近20%的企业出现帐面亏损,近50%的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在抗御风险方面,因市场环境的“一波三折”,零部件企业还受主机厂“贴点让利”的影响,半数以上企业规避风险能力较差。诸多的主客观因素,使得企业处于“不改造是等死,改造是找死,,的进退两难状态。当前,企业面临的几个主要“困惑有”: 1.1 资金短缺 企业搞改造需要钱,企业职工发工资,交养老保险需要钱,购买原材料需要钱,钱从哪里来?没有优良资产作抵押,银行是不会贷给你的。经过几轮职工内部集资,股份制改造,职工手上的钱也所剩无几;我国证券市场的日趋规范化,上市募集资金亦越来越难。企业往往是有了好的产品,没有强大资金作后盾,或是靠“赊货维持”。 1.2 市场丧失 由于资金不足,引起开工不足,供货不及时,信誉受损等一系列连锁反应,从而导致市场丢失。随着国家对私有经济的认可和引导,以及一系列政策法规的不断健全,民营企业的“蛋糕’’做大了,也创了自己的品牌,以生产技术含量高,低附加值的产品取胜,以致于一些主机厂家也对它们刮目相看。 1.3技术人才流失 国有企业技术人才流失在汽车企业表现得尤为突出。待遇低、自身的价值得不到体现、导致科技人才大量外流,甚至带走了技术,带走了产品,给企、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一个60年代初毕业的总工程师说,年轻一点的能跑,但我们老一排的知识分子应该凭党性原则坚守国企这块阵地。 2企业走出困境的改革创新思路 假如将五、六十年代发展汽车和零部件称作第一次创业的话,那么这次中小型汽车企业改革脱困,可比作“二次创业”。笔者和这二十几家企业的部分经营者、高层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就目前企业改革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作了一些探讨。他们普遍认为:创业初期靠艰苦奋斗建起的家业不能在我们这代人手上毁于一旦,必须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化解企业内外的各种矛盾,促使企业挖潜增效。其基本改革思路有: 2.1 加大成本监控力度,促进资金良性循环 资金的筹措不外乎两个渠道:对内挖潜挤增效,对外广开财源。对内:一是以降低成本和杜绝浪费为主,严把原材料购进与产品售出两个关,开展全员、全过程的成本控制;二是实行企业内部模拟法人,以车间为一个小团体,划小核算单位,搞内部结算,充分发挥其自主生产经营的权力;三是以“债转股”为契机,剥离学校、医院、公安消防等社会性职能和非生产经营部门,坚决清除依附于企业的寄生公司,使之成为独立运作的经营实体。对外:其一,凭借厂房、设备、技术力量等优势招商引资;其二,尽快和各个资产公司达成共识,在明确出资人后,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使企业形成产权多元化格局,产生多个融资渠道;其三,经济效益好的单位,可采用“借鸡下蛋’’的方式,走间接上市的道路,即“买壳、借壳”上市。 2.2建立适应市场快速反应的营销机制 及时找回失去的市场是当前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这里有几个可供选择的途径:第一是加大新产品开发和投入的力度,以市场定产品,在确保原有产品上水平、档次的前提下,寻找良机,开发“外围”产品;第二是将市场的变化信号及时传递到企业中来,传递方式为“通过技术人员在寻找市场,开发新产品中反应,通过营销人员在销售产品,开展信号后服务中反馈”;第三是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运用高科技手段,开展电子商务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第四是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创企业经营理念,打造企业精品名牌,树良好企业形象。 2.3 提高待遇留住人才,辛勤培育挖掘人才 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是资本和技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谁就把握了制胜的关键。首先,在开发人才方面要注意两点:第一点是对技术人才的重用,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价值观、信赖感和责任意识,要在住房、工资等待遇上优于其他人;第二点要在企业内挖掘人才,对有创造性思维、技术拔尖的职工有计划地安排学习和深造。其次,建立利益驱动机制。例如,在技术人员中拉开收入分配档次,将技术成果和其收入挂钩,进一步调动他们积极性。也可以对关键技术岗位的关键人才实行股份期权制,将其生产要素以期权股份制形式固定下来,参与企业分红。这样更能激发技术人员创造热情,避免短期行为发生。 总之,国有企业的改革千头万绪,既有建立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明确出资者和经营者责权利问题,又有优化资本结构,整合企业资源,推动技术进步,提升企业整体水平等一系列课题,要想攘外必须先安内,只有振奋企业职工的斗志,挖掘企业内部潜力,才能使企业超越自我,在同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