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手机汽配人

2005年中国主要汽车厂商市场份额分析

作者: 汽配人网 发表于: 2005-08-17
  经过了2004年车市的巨大变迁和风风雨雨后,对于多数国内汽车厂商而言,2005年即是转折和调整的一年,又为了越来越有限的产品利润而激烈厮杀的一年。2005年转眼已经过了四分之三,虽然这一年间,并没有很多人在去年底想像中的那般波涛汹涌腥风血雨,然而在不动声色间,大大小小厂商们捉对厮杀也异常激烈。 从2005年1-7月的厂商数据和市场份额来看,虽然各家几乎都没有大起大落的悲喜剧,然而在暗暗角力之中,或增或减,各家的市场份额也有所变化。 
  车市波澜不惊,各家稳中有升 
  2005年车市的整体状况相比去年平静了许多,几乎没有明显的大起大落,也没有如去年五月那般的行势陡转。从各厂商具体的销售状况看,各家从年初开始,销量和产量基本都以一个比较稳定的幅度均匀增长,并且大致在六月份左右达到了今年以来的最高点。 
  从市场状况看,由于一方面今年新车推出的速度和力度明显缓于去年,并且由于生产利润率的大幅下跌导致厂商们拼命缩减今年的宣传和推广预算,企业在销量和市场份额全靠各家市场销售功力的深浅以及其产品在价格和性能方面的强弱之势。 
  从各家的销售数据来说,几家大厂商,比如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以及东风日产增长得都比较明显。 
  老牌大厂艰难守势 新企业继续蚕食 
  从总的市场份额来看,老牌大厂商的市场份额正在无声息间缩减。三大集团总的市场比例从2004年1-7月份的54.1%到2005年的51.6%,份额仅下降了2.5%,然而从集团内部各品牌比例结构来看,传统强势的老厂老品牌明显下滑,而原先比例不大的新品牌则增长迅速,例如去年正式挂牌成立的东风日产,借助其今年新的价格政策及天籁与颐达两款新车之威,市场表现十分精彩,而所占份额也由去年的2.3%直接提升至4.7%,比例直接翻了一倍。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北京现代,虽然北京现代在去年一年已经是车市里的黑马,而今年的势头却丝毫没有减弱,在2005年里,其市场比例直接由4.6%提升到了7.6%甚至超过了作为传统强家的广州本田,劲力依然十足。 
  三强席位更替大众颓势明显 
  中国车商中的传统三强,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以及一汽大众在2005年依然苦苦保住了地位,然后座次却终于有所变化:上海通用一举夺下了上海大众年年雄踞的头把交椅,虽然总的市场份额比去年的11.8%下跌了2.3%,却终于稳稳捏住了梦寐以久的销量冠军,也算是偷笑的一家。一汽大众以8.6%的市场比例继续保持着第三名之位,然而与后面紧跟者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与第四名的北京现代仅仅差了1%。 
  2005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众集团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锐减得异常明显,一汽大众加上海大众两家的总市场份额,今年1-7月份为17.7%,比去年一下子减少了6.8%,这成为2005年中国车市最惊心动魄的一幕。分析大众在中国的下滑,人们认为一方面是两家大众多年没有真正的新车推出,在这点上无法吸引求新求张扬的新一代车主们的青睐;而另一方面也总认为大众的产品价格偏高,性价比太低,而维修成本也并不见便宜。让人欣慰的是两家大众在年底前终于都有新车上市,而商家对于目前产品价格也有所调整,市场比例在今年最后这三个月有望能有所突破。 
  自主品牌暗自使劲“中国造”迅速崛起 
  对于关注本土汽车企业和自主品牌的人们而言,2005年是很振奋人心的一年,从年初国产概念车轰动北京车展,吉利奇瑞登陆海外,到各家可圈可点的市场表现,充分表明了自主品牌这一年来的扬眉吐气,从数据上看,奇瑞的市场比例从过去年3.8%提升到了5.7%,表现让人叹为现止,而吉利的总市场与去年保持一致稳定在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