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手机汽配人

透析汽车五巨头中国战局图

作者: 汽配人网 发表于: 2005-08-17
9月6日,广州丰田整车项目的尘埃落定,使得丰田在中国的战略布图愈渐清晰。但同时不可忽略的是,通用、福特、大众、戴克等四家企业今年在中国亦在不同程度上加速他们中国计划的步伐。上海通用重组金杯通用,长安福特确定南京作为第二基地准备起跑,大众为其南北两大阵地加重装备,重金打造新的零部件工厂和新工厂。而排名世界老五的戴克今年更是频频出招,签约北汽控股生产奔驰轿车,借北汽福田之手收编亚星奔驰以重新布局其商用车计划。总而言之,面对中国这个世界上利润最丰、潜力最大的汽车市场,汽车巨头们无一不在虎窥之中。   通用:坐阵东线四点连纵   通用当前在中国有四大基地,且基本都处于中国版图的东部。分别是上海、烟台、沈阳、柳州。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一开始通用就采取的“高位入市”战略,一次性投资就达15亿美元,发展多年,如今上海通用品牌的声誉在中国已相当稳固。上海通用总部位于上海市浦东金桥出口加工区,占地面积55万平方米。其中金桥生产基地的生产能力为三班年产超过20万辆整车,并生产10万台自动变速箱、18万台V6发动机和6.25万台L4发动机。上海通用的第二个整车生产基地是位于烟台的上海通用东岳汽车公司,此地年设计产能为二班10万辆整车。而上汽通用五菱则是于2002年重组原广西柳州五菱而成,当前主要生产微车、小型轿车。   而最近的8月3日,上海通用重组金杯通用成功,原金杯通用将改名为上海通用北盛汽车有限公司,此举标志着上海通用汽车在国内的第四个整车生产基地打造完工。出产产品则是目前国内MPV市场上长期占有优势的GL8。   在先后三次南下北上的并购之后,上海通用拥有了广西柳州五菱、山东东岳和沈阳北盛。但通用的“野心”并未得到满足:在北京车展上,通用公布其再次投资30亿美元的新计划。新项目发展计划涉及汽车核心设计研发设施新建、新产品规划、汽车金融服务开展等多项领域,投资总额超过30亿美元。此外还透露,通用与上汽将在中国再建几个新厂,包括发动机厂和变速箱厂,以扩大其在华合资企业的整车总产能,到2007年,整车总产能将由目前的年产53万辆提升至近130万辆。   上海通用正在逐步实现自己的战略构想:以上海作为发展根据地,将凯越、君威包括刚刚引进的凯迪拉克等中高档车型放在上海生产,而将其他经济型轿车和MPV转移到根据地之外、劳动力成本更低的沈阳、山东、广西等地,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扩大市场份额。   丰田:东北、西南、华南形成合围   广汽丰田项目开工可以视为丰田全面进入中国的标志性事件,因为,丰田南北夹击竞争对手的战略格局已经清晰呈现。北与一汽合作,南与广汽联姻,合作地涉及到吉林、广东、四川、天津。另外,在商用车领域丰田手中还剩下一枚棋子:商用车,丰田目前在此还只有四川丰田一家合资企业,丰田还剩有一个名额。   对于刚刚与丰田取得轿车合作权的广汽集团来说,是希望能把这枚商用车的棋子也包揽下来。但值得注意的是,丰田对华晨金杯海狮客车项目的技术支持一直没有中断,而厦门金龙的大客车目前也正与丰田日野亲密合作之中,丰田的最后一个商用车名额,可以说至今仍不明朗。   丰田的张富士夫2003年就表示“丰田要在2010年获取中国汽车市场10%的份额”,表面看起来,丰田和大众、通用的计划还要差一截。但细致分析,丰田在中国并不落后。   首先看布点,丰田在中国已抢占最丰腴的市场,长春、天津、成都、广州、北京都布下了丰田的生产基地或销售中心。而其帐下的威驰、特锐、霸道、陆地巡洋舰、花冠和即将国产的皇冠、佳美,已经完成了从低端经济型轿车到中高档豪华轿车,从紧凑型SUV到高档SUV的完整产品序列。   且不要忘记,丰田零部件是外资汽车企业中最早进入中国设厂的,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进口丰田车的保有量并不可小窥。这也是为什么今天车市淡局,丰田的经销商仍可以笑呵呵的原因,因为其它品牌的新车保有量尚不足以支撑其售后的利润,而丰田经销商的维修售后仍可门庭若市。   丰田在中国的还有一个武器是技术输出。轻客市场中国排名前两名的金杯海狮、厦门金龙海狮用的都是丰田海狮技术,厦门大金龙客车在技术方面也依赖丰田日野的技术,凡此等等,不一而足,丰田在中国掌握着多个细分领域畅销产品的技术命脉,这个优势也令丰田中国盈利的重要一项。   一句话,“后发制人”的战略对丰田来说是屡试不爽的,丰田绝对值得对手时刻关注。   福特:巩固长江东西线再谋北伐   福特是五大巨头中进入中国最晚的一家。福特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至今仍无一个清晰的答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福特现在稳稳占据了长江沿线上的两个重要“根据地”——重庆、南京。7月22日,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和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了投资协议,购买土地建设第二个整车制造厂。与此同时,为加强中国市场战略福特中国销售部将从北京移到上海办公。   由于南京工厂的审批工作正在进行中,福特尚未对外公布第二工厂的产品、产能等核心情况。但有长安福特经销商表示,重庆工厂将作为福特品牌车型的生产地,而南京应该是福特子品牌的生产基地,而与之相呼应的是,包括马自达、VOLVO、林肯等车型要在南京生产的消息亦从不同渠道里放出风声来。   马自达是当前福特子品牌中在中国最为活跃的一个。它先后在海南、长春布下生产线,而长安福特的南京工厂其也将参脚进来,而业界普遍认为,福特目前如此“关照”马自达除了其在中国市场表现不俗之外,可能还有另一原因,那就是福特欲借马自达给一汽集团抛出“橄榄枝”,实现更大程度的“强强合作”。而问题是福特在中国已有了两个合作伙伴,一是长安,一是江铃,江铃作为福特当前的商用车基地,福特在其中参股近30%,如何处理好与江铃的关系将首先被关注。   大众:专注南北两个阵地力求保级   上海、长春作为大众一南一北两大生产基地、零部件基地,大连作为零部件基地是大众布局中国的雏形图。今年以来,大众频频发力,逐一完善布局:今年5月上汽集团与德国大众共同对上海大众新增15亿元人民币。此次增资将主要用于上海大众汽车厂的改扩建项目。北京车展上,大众又宣布再度加大对两个合作伙伴的投资。还透露,除了在上海临港建设的上海大众五厂之外,还将投资5.3亿欧元在上海和大连各建设一个发动机厂。建成后的上海临港五厂一期产能为15万辆轿车,二期工程30万辆。7月,又在长春成立大众一汽平台零部件公司,这家企业主要生产轿车用前桥及副车架总成,后桥总成,包括汽车的悬架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等。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设厂生产的大众汽车来说,当前的首要目标莫过于“保位”了。近二三年来,大众总体市场份额的滑落是个不争的事实,对大众来说,南北大众根植中国多年,在合作伙伴上大众是别无二心的,对它来说当前最重要的是如何保住其在中国市场第一的地位,实现在2008年达到160万辆的产能计划。   因此,大众今年来做得更多的事情就是“开源节流”,一方面有效整合南北大众资源,压缩成本,另一方面又加大其它方面的投资,如设立零部件新厂,实现地产化以最终实现成本缩减。   戴-克:重兵驻扎京城再图扩军   目前,戴克是五大汽车巨头中在中国产品线最长的企业。它在中国已经准备生产轿车、越野车、重型卡车、客车和轻型客车,押宝中国所有车系并已选好婆家。显然,联合主要合作伙伴北汽控股,戴克已基本完成它在中国市场产品阵营大布局。   早在去年9月,戴克就与北汽控股签订价值10亿欧元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提出要扩大合资,开始在华生产奔驰轿车,重组并搬迁北京吉普,扩大商用车生产规模。它将依托两个工厂:北京吉普和北汽福田。其中,北京吉普生产奔驰轿车、越野车等乘用车,而北汽福田则生产奔驰重卡等商用车。而今年北汽福田用2亿元成功收编亚星奔驰,将亚星纳入北汽福田体系。这样戴-克不仅可以拯救亚星奔驰,同时仍然可以在北汽进行商用车尤其是客车的生产,从而完成奔驰在中国的商用车布局——轻客项目与福汽在福建进行生产,大、中客车放到扬州与北汽福田合作生产。   在中国市场,戴-克的乘用车和商用车同样面临挑战。奔驰竞争对手奥迪和宝马,已经占领中国市场约70%的高档消费市场。紧随其后,通用汽车公司的凯迪拉克也已在中国市场扎根。戴-克的中国商用车计划也陷入竞争对手的包围之中。宇通、金龙、西安西沃和上海申沃等到强硬对手将给戴-克带来极大考验。总而言之,布局如何只是其中国计划的第一步,胜利与否的关键还要看戴克如何洞悉中国市场。